•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河北棉花市场如此冷清 棉农茫然无顾

    时间:2016/10/8 11:12:01|点击数:

    “今年除了几家外地包地农民之外,本地基本没有种棉花的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包地棉农介绍,今年他在沧州包地150亩,其中80亩种植玉米,70亩种棉植棉花。截至目前平均采摘120斤/亩,主流棉花衣分39%,绒长27-28mm,回潮率12-15%。剩余部分估计还能采摘280-300斤/亩,这样算下来,今年单产在400-420斤/亩。

    据该棉农介绍,这个产量在当地算是不错的了。但是,今年估计仍然种棉不划算。第一,目前沧州地区籽棉价格普遍在3.40-3.60元/斤,以单产420斤/亩计算,毛收益3.50×420=1470元/亩,对于包地来说,包地费用高达600元/亩/年,再加上劳动力、农资等成本,平均成本在1500元/亩左右,种棉刚刚与成本相平或成本略高。

    第二,棉花收购主体太少。“最关键的是收购主体太少了,真担心棉花卖不掉。”河北衡水某棉农介绍,今年整个河北省基本见不到棉花收购主体。一方面,400型轧花厂迟迟不肯开秤,以衡水来看,当地400型轧花厂70多家,截至目前开秤的企业不足5家。另一方面,棉花经纪人身影难觅,往年国庆节期间,棉花经纪人早已走街串户,现今却基本见不到。

    一位市场人士解释了今年收购主体不多的原因:河北部分400型轧花厂改行,今年煤炭生意非常火爆,不少400型轧花厂的宽大厂房被改做了煤炭销售点,黑压压的院子放满了煤炭;还有一部分400型轧花厂利用宽大的厂区收购玉米,一位老板甚至说,今年玉米非常便宜,未来肯定比棉花有前途;棉花经纪人改行,笔者认识一位多年做棉花经纪的朋友,现今却在与几个人合伙做水果生意,据他介绍,今年棉花数量较少,就是有利润也干不长久,不如直接从事其它生意,有此想法的不在少数。

    总之,十一国庆期间,河北大地棉花市场呈现出冷清局面,与新疆棉花价格上涨的火热行情形成鲜明对比,棉农、轧花厂都在观望。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