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江苏射阳县:梅雨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及田间管理

    时间:2012/7/8 10:24:29|点击数:

        今年,射阳县的入梅时间是628,比往平均入梅时间晚了10天。至7212时,已累计降水96.8毫米。气象部门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目前雨带仍在江淮之间,本轮降水还将持续,旬末还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从目前的降水情况看,今年梅雨期的降水具有连续性,短期降水强度大、雨势猛。入梅以来,已多次出现一小时雨量超过16毫米的暴雨。71最大小时雨量21.9毫米,211-12时雨量更是达到了23毫米。目前还没有停歇的征兆。

        连续降水,虽然有效解除了入梅前较长时段形成的中等程度以上的气象干旱,同时也给当前正处于现蕾-开花-结铃阶段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棉田管理带来了一些影响。一是雨量过大影响了棉花正常的生长发育。目前全县所有棉田土壤含水饱和,部分低洼棉田还出现了内涝,棉株根系处于厌氧状态,不利对养分的吸收和输送,延缓了棉花的正常生长。二是持续时间长,日照严重不足。6月下旬至入梅前的一个星期,全县的天气虽没有有效降水,但雨日较多,从21日到27日,出现了4个雨日,平均日照时数不足4个小时。特别是入梅以后到72,连续5天基本都是零日照。部分棉田已现水发旺长,少量的三类苗生长转化慢,更显瘦弱矮小。三是养分流失,土壤板结。

        部分棉田由于反复受到暴雨的冲刷和大风的袭击,土壤养分流失严重,田面板结,甚至出现了倾斜倒伏,使田间的通透条件和棉花生长环境恶化,制约了丰产架子的形成。四是虫害加重发生。县植保站测报,当前全县棉田的主要害虫是盲蝽蟓和棉铃虫,虽属于中等偏轻发生,但大部分田块已达到了防治标准。由于连续降水,得不到及时防治,虫口密度增大,对棉花的危害加重。

        针对今年梅雨期的天气特点和棉花生长规律,县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五项应对措施。

        1、清沟理墒,力避渍害。要及时疏理田间坍塌的墒沟,排除棉田积水。有条件的村组要启动排涝设施,降低棉田地下水位,减轻雨涝渍害造成的损失。

        2、及时扶理倒伏棉株。雨后对自身不能恢复直起歪倒倾斜的棉株,要进行顺势扶正,培土稳根。并在墒情适宜时及时松土,以尽快改善棉田的通透性能,促进根系发育。

        3、注重化调,协调生长。化学调控,既是夺取棉花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灾后协调生长的有效手段。要根据苗情长势,按照农技部门提出的方法和用量及时喷施,以有效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塑就良好株形。

        4、因苗制宜,巧施蕾肥。根据棉田肥料流失和土壤含养情况,在第一遍花铃肥施用前,对长势瘦弱的棉田适当施用少量的速效氮肥,以补充养分,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加快苗情转化,实现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桃的生产目标。

        5、抢抓雨隙,突击治虫。按照植保部门的指导意见,凡是达到防治标准的田块,要在能使药液起效的时间段内,突击防治,尽量减少虫害损失。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