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邯郸农业科技人才马维军 成功研发棉花新品种

    时间:2011/7/18 0:31:54|点击数:

      “马维军主持育成的邯杂98-1、邯杂429等抗虫三系杂交棉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棉花三系仅配套但不丰产的空白,他的这一贡献相当于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7月12,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领导向笔者介绍说。

        棉花三系是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种用于大田生产,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保持不育性。这个课题的带头人是今年刚获得全市十大行业标兵的马维军。棉花三系应用研究同三系水稻一样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随着市农科院抗虫三系杂交棉的育成,国内多家单位再次启动了该项目的研究,引起了国家和我省对三系应用研究的高度重视。不可否认,市农科院作为唯一一个地市级科研单位独立承担了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和863”计划项目,引领着三系应用研究的发展。他主持完成的转单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98-1和邯杂429选育与应用项目,2010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维军现任市农科院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室主任,棉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从事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20余年。

        他的同事感慨地说,棉花三系应用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选育出了哈克尼西棉胞质雄性不育系,经过整整14年的应用研究,也未能用于生产。当时美国舆论界评价:该项研究的失败使美国棉花育种滞后了14年。马维军20多年艰辛攻关,攻克了新型不育系创制、高配合力恢复系选育、优势组合筛选、杂交棉大面积制种等方面技术难题,独创了恢复系有性杂交育性跟踪选育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唯一配组后能表现出强优势的恢复系,攻克了同行专家公认的杂交选育恢复系难的难关,在棉花三系应用研究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多大?有人做过统计,去年,河北、河南、山东等七省市种植三系杂交棉新品种598万亩,亩均产量由以往种植常规品种500600斤提高到800斤左右,最高产量达到1200斤,平均增产26%以上,年新增经济效益6.9亿元。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