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严重下跌 收棉户“存棉”成无奈之举
时间:2011/6/13 15:37:51|点击数:
棉农:手中有棉卖不出2011年的棉花价格动荡可谓到达了最高峰,每斤的最大差价达到2.5元。据了解,现阶段种棉户卖出的棉花价格每斤在4.6元左右,这样计算,如果产棉量是1万斤的话,相比2010年的价格就少卖了2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的种棉户来说,是一个不小数目。近日,笔者在采访棉农时了解到,
收棉户:“存棉”是无奈之举在棉花产业链中,由于动荡的棉花价格造成经济损失的不只是种棉户,近日,陵县、平原、宁津的收棉户也是叫苦不迭,纷纷表示这样“上下翻飞”的棉价可是害苦了他们。
宁津的收棉户
陵县的王先生,收购棉花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说起2010年和2011年的棉价,他说,“2011年是我做这生意以来最难做的一年,从没有遇到过变化这么大的收购价格。”
棉纺企业:进退两难另寻出路面对棉花价格的大幅下降,不只是种棉户和收棉户,包括棉花加工企业、纺织公司和以服装出口为主的企业都陷入了价格的泥潭中,进退两难。
所谓棉花加工,就是将籽棉处理成皮棉的过程,德州市云慧纺织原料加工公司就是这种类型的企业,该公司的李经理告诉笔者,“到目前为止,厂里以皮棉形式存放的棉花有300吨,如果以现在的价格出售,每吨会赔一万元,这样损失就是三百万元。”从
当前的棉花价格每斤在4.7左右,大部分棉农和收棉户心理上的落差太大,都不愿意出售存棉,所以现在加工企业收购棉花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我们现在是现收现加工现卖,这样来抵消棉花存储、加工、运输的费用,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据悉,大部分的棉花加工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存棉太多,存储费用大幅增加,但是如果出售,棉价的下跌使损失更大;另一方面,现阶段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由于目前籽棉的收购有困难,造成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浪费,这无疑又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我们实在不敢出售皮棉,损失太大,只能看市场的走向了,棉花价格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只能等着价格上涨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棉花加工企业就快要撑不住了。”
受棉花价格影响的还有纺织企业,纺织企业大多是因为下游市场不景气,客户不敢大批量订货,例如以前一次性能进面料30吨,现在大部分只能是一次进1吨。这样,对于生产力已经足够大的纺织企业来说,必定会导致两种结果:停产或者减产,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或者增加储存成本。而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会让一部分抗市场动荡力较差的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但是相对于棉农和收棉户,纺织企业还是有路可走,不完全是被动接受。德州恒华纺织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公司正在慢慢减少对棉纤维的依赖,开始减少纯棉产品,多生产涤棉混纺的面料,一些新型的纤维产品,如大豆纤维、竹纤维等也正在研发之中。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