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棉价“高烧”不退“烫伤”棉纺产业链

    时间:2011/3/26 12:22:01|点击数:

        棉花产业链较长,从棉花种植开始要经历棉花采摘(籽棉)––轧花厂加工(皮棉)––贸易商流通––纺纱––织布,最后才能延伸到纺织品服装,中间链接了农业和工业两个领域。而产业链中棉价的变动则可能使中间串联的各个环节面临一定的成本风险,正如2011年高企的棉价,使得中游企业陷入困境,下游企业不敢接单,高烧不退的棉价,烫伤棉纺产业链。

        棉价高烧或难退

        此轮棉价的大行情可推至2008年。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纺织市场极度萎缩,整个产业链的销售都陷入困境,最终导致棉花用量大减,价格下跌,至200811月底,3棉花价格已降至10000/吨上下。但是进入2009年,随着棉纱、棉布市场的转好,棉花需求出现转机,价格也一路飘红。然而由于棉花种植效益的下降,高走的棉价并未换来2010年棉农的种植热情,2010/2011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仅为653万吨,而棉花需求依然旺盛,缺口高达370万吨,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来缓解,但中国260万吨的进口配额距离370万吨的缺口还有110万吨的巨量,而且目前来看,主要棉花出口国的棉花可供出口的数量并不多。因此,目前棉花整体的供需形势仍然相对紧张,为后市棉价继续维持高位奠定基础。

        近期,虽然棉价在30000附近振荡,攀升动力不足,但笔者认为,棉价经过短期振荡后将迎来一轮上涨。

        第一,现货价格微跌但持续维稳坚挺。3月初棉花现货均价达到31241/吨的高点后振荡不前,目前基本维持在30547/吨,但以此计算目前9月合约的期货价格还是明显偏低,因为理论的期货价格应该等于现货价格加上持仓成本,以此推理后期棉价还存上涨空间。

        第二,资金热捧。2010年高企的棉价吸引了市场大量资金参与,郑棉市场的资金流量从前几年维持的20亿元一度蹿升,截至昨日市场资金量高达139.91亿元,资金炒作力度之大不可小觑,而在市场资金炒作的推动下棉价更是易涨难跌。

        第三,季节性因素。目前是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的阶段,因为棉花即将播种,在此期间为了稳定棉农的情绪,棉价往往易涨难跌。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后期棉价高烧或难退,但高涨的棉价在下游传导上仍存在很大的难题。

    中游传导快,下游消化难

        对于中游的棉纱加工企业来讲,虽然目前棉价的大幅上涨已顺利传导至棉纱价格,但是因很多下游企业无法承受目前高企的纱线价格,部分企业转向采购价格低的化纤产品,致使棉纱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由于棉价猛涨,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订单报价普遍同比上调20%–30%,个别产品甚至上调40%。而外商难以接受20%以上的提价,部分欧美客户缩减在华采购量,更多倾向从东南亚采购。

        总体来讲,目前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不仅要面对订单减少的压力,更要承担有单不敢接的压力。这种压力更多是来自原棉、棉纱、面料、加工整个产业链层层传导而来的成本压力。因此,在难以确定长单的成本和售价的局限下,很多企业基本只接3个月内的短期订单。

        借力期市,涉棉企业谋求发展空间

        棉价过高,企业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萎缩,这时企业可以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一定的利润空间。

        熨平效应

        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后其利润空间可以稳定在核心利润附近,规避了大幅亏损的情况,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参与套期保值有时也会使企业丢失额外的利润。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