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青岛港进口棉成交并不活跃
时间:2012/12/10 9:10:44|点击数:
今年7月份的时候,中国棉花网记者在全国第一大棉花进口口岸——青岛黄岛调研时看到,各物流仓库已经爆棚,很多棉企和贸易商为找地方存棉花而急得团团转。时隔4个月之后,青岛黄岛港的进口棉库存又有何变化呢?
据了解,2011年下半年开始保税仓库持续紧张,最高峰集中在2012年1-8月,潍坊、青州、淄博、济南等地的物流园区和公共储备库基本爆满。由于配额数量不足,加上对后市行情并不明朗,用棉企业不敢继续大量采购船期外棉,即使有少量需求也是主要在保税区内采购现货。为了回笼资金,贸易商在今年9月份开始逐渐加大销售力度,纷纷降价抛货(实际成交时贸易商普遍亏损1000元/吨以上),因此,保税区巨大的库存压力得以缓解。据粗略统计,截至11月底,青岛市外棉库存在30万吨左右,其中保税库占8万吨左右,约占总库容量的40%;公共储备库20-30万吨,约占50%。资金逐渐回笼之后,近期贸易商继续降价抛货的意愿不强,而外商大多等待2013年89.4万吨1%关税配额下发后的机会出货,因此近期港口外棉销售表现并不活跃。
“这两天只以90美分/磅签了一单200吨澳棉的合同,客户要求12月底必须交货。”青岛市全恒国际物流公司曹总经理介绍,他们近期销售的棉花非常少,成交都以小批量为主,普遍在100-200吨。在这家物流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我们遇见一位某货运公司汽车队队长来曹总这里找活,曹总回答:“这几天真的没有出入库计划,等有活一定通知你”。
据曹总介绍,由于市场传言国家将在明年1月份抛售一定量的储备棉,用棉企业摸不准后市行情,加上担心海关对完全关税进口将进行限制,近期少有订货,就算有订单,客户也要求20天内必须交货。同时,这些外棉到港之后并不存进仓库,直接在海上销售出去,这也是保税区库存大量下降的一部分原因。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