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范围扩大 棉价下跌有限
时间:2012/11/19 8:35:19|点击数:
虽然郑棉成交持续低迷,但市场传闻不断,收储、抛储以及配额政策不断搅动着市场情绪。投资者之所以对各种消息如此关注,是因为目前政策对全球棉花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市场经济下供求对价格的自然调整作用。
本文不讨论政策的对错,而是从数据上看收储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根据USDA最新供需报告,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44万吨,消费量为2315万吨,供应过剩229万吨,占全年产量的9%。巨量过剩的情况下,为什么国际棉花价格仍然能维持在68美分/磅的水平之上呢?这就得归功于我国的收储政策。截至
先不考虑抛储,基于收储的逻辑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收储的吸纳作用能持续多久;二是收储之后对期货现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分析收储效果的持续时间,就必须比较撮合、期货和收储三个市场的价格。
不过,收储对供求关系的改善并没有体现在价格上,郑棉CF1301合约价格低于收储价近千元。由于期货基准交割品的等级与收储的等级接近,从前文的逻辑继续推论,很容易得出新棉几乎不可能被注册成期货仓单的结论,所以收储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可能体现在仓单上。
缴纳40%关税清关进口棉花已经成为当前不少企业采购的主要方式,但在陈棉逐步消化、新增供应量不足的状况下,未来某个时点国内市场高等级棉花仍有可能出现短缺。国储连续两年大幅收购之后,轮库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对抛储常态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我们认为,抛储对于当前市场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不确定时间的外部冲击,其节奏将决定国内棉花价格的上行空间,而收储价格则会指明期价下方的支撑范围。
综上所述,收储政策以及市场价差可能会导致部分空头无货可交,被迫展期或者平仓,建议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密切关注CF1301合约的持仓变化。另外,在抛储未落实之前,国内外棉花价格向下空间不大,不宜过分看空。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