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进口长绒棉抵港量上升
时间:2014/2/20 9:58:39|点击数:
2月中旬以来,国际棉商和进口商长绒棉报价高位企稳,“上下两难”是贸易商、棉纺织厂、中间商的普遍心态,一方面港口少量人民币报价的长绒棉是赶在12月底前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通关或1月份采用1%关税内配额进口,CIF价格加上清关费用、仓储费和配额转让价格,美国PIMA、以色列PIMA和埃及吉扎棉的成本已到32500-33500元/吨;另一方面国内新疆长绒棉报价连续两周走稳,轧花厂和贸易商认为随2月中下旬国内棉纺厂陆续开机,补充长绒棉库存成为当务之急。常州、杭州和淄博的几家长绒棉进口商表示,虽然从报价表面看内外二级长绒棉的差价已缩小至500-800元/吨,但若将净重和公定差价、LC90天信用证节省财务费用以及港口汽运相对方便、“三丝”含量较低等因素考虑在内,进口长绒棉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由于1月份下发的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的对象是大中型棉纺厂和国营贸易商,且2/3以上是加工贸易,即使有转让贸易商也不容易操作。另外,无论美棉SJVPIMA、SJVPIMALOOSE还是以色列ACALA都存在着纤维受损较重,强力受采摘、加工影响较大。
2月15-17日,某外商进口长绒棉报价如下:SJVPIMAGC
据了解,
一些贸易商表示,业内预计2014年外纱进口量或达到300-400万吨,由于中国大中型棉纺厂生产重心转向C40S以上甚至C50S以上棉纱,紧密纺、涡流纺等新技术和设备的比例大范围增加,对长绒棉、中长绒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美国PIMA、埃及吉扎86的市场仍有很大拓展空间。但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其一、人民币持续内贬外升,对棉纺织企业接加工、出口订单的影响相当大,而且汇率波动比较大,很多企业今天接单明天亏损;其二、若三月份中国政府棉花抛储政策不做调整,进口配额仍从严从紧,预期中的“抛储同配额捆绑”不出台,企业不可能缴纳40%全关税进口长绒棉(价格达到41000-42000元/吨),长绒棉想顺利清关也很难。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