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坐上过山车 持续上涨原因解析
时间:2011/3/12 12:47:12|点击数:
备受瞩目的“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此时,棉价也犹如坐上了过山车,持续飘高的涨价风潮不禁带来嘘声一片。
众所周知,“从棉花种植到做成成品,纺织业是一整个链条,各个产业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上游的价格变动,必然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春意盎然的美丽季节,高烧不退的服装价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专家认为,棉花涨价除因经济形势好转影响之外,还有三大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原因一:供求失衡
供不应求是目前棉花涨价的主要动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棉纺原料供应量与需求量相差269万吨,而2010年相差626万吨,比2009年增加357万吨,棉花缺口明显。但随着纺织服装业出口得到恢复,棉花需求量大增。
同时,国际市场上,印度、美国等棉花主产国产量、库存量较低,减少出口量。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及库存较低、印度棉花产量降低或削减其棉花出口量,这些都可能引起全球棉花市场供不应求现象加剧。
原因二:棉花减产
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棉纺织品出口市场不景气,棉价低迷,棉农种棉积极性受挫,2009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了1240万亩。与不断增加的需求相比,棉花播种面积提升难度大。2009年和2010年棉花播种面积大约为7425万和776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并无显著突破。
新疆是我国重要产棉地,那里的产量占到全国棉花产量的接近四成。干旱,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等因素造成新疆棉花产量下降,也是造成棉价飘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国内棉商惜售情绪浓,纷纷持观望态度,致使产需矛盾日趋突出,人们普遍认为后期棉价还会上涨,助推了棉价走高。
原因三:市场炒作
棉花价格波动极大,在疯狂炒作中,目前国内有实力的大型纺织集团、有规模、有资金的纺织企业都囤积了大量棉花,市场上可供流通的棉花主要在中国棉商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等米下粥,棉商惜售心理重、现货报价不断上升,成交量略显一般。炒棉团的出现,无疑加重了棉市供需矛盾。
炒作和囤棉已经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专业人士认为“涨价并不可怕,突然涨价和对涨价的预期才最可怕”。
总之,面对棉价的非理性上涨,除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亟需采取措施维护棉花市场秩序、抑制棉价上涨外,小编认为各地纺织企业也应积极调整生产计划,放眼长远,稳定市场走势,积极应对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