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惨淡经营内外棉高价差是本因?
时间:2012/11/6 8:27:17|点击数:
近两三年,国内纺企从扩大产能到压锭限产,从风风火火到惨淡经营,尽管部分大型纺织企业经营情况尚可,盈利可观,但是很多中小型纺织企业反映生产成本高企,经营情况堪忧,破产倒闭的中小型纺企在各地更是随处可见。这时,有些声音认为国内外棉花的高价差是造成纺企经营不善的本因,是否如此,有待深入探究。
内外棉价差过大造成成本比较优势丧失
而没有配额或者配额分配量不足的纺织企业只能从现货市场或者9月份的国家储备棉出库销售中采购皮棉,采购价格较外棉价格高,导致这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使用外棉的企业,间接导致国内企业的产品比较优势弱于国外同类产品。
广交会三期到会客商下滑,短单量明显增加
第112届广交会第三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重新回到50%荣枯线之上。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产量增长,市场需求有所增加,或与传统“金九银
人工成本上涨、企业外迁办厂亦致订单转移
由于用工成本和税负高于我国周边部分国家,不少企业开始转移生产线。据广东省政府官员在广交会调研时表示,调研发现当前的产能转移分两种:一类是投资的转移,主要涉及纺织品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类是订单的转移,加工工厂仍保留在广东,但新增订单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各国。目前来看,广东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厂迁徙,但是订单的转移已非常普遍。
其实,简单地认为内外棉高价差是导致当前纺企经营不佳的主要因素是片面的,这其中还有很多历史因素在内,其中包括每一次的产业格局的调整,当前来看,国内的纺织产业正在经历一次蜕变――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升级,在这背后,需要科技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步提高。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