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中棉所:植棉意向呈减少走向,预计面积回落至7600万亩上下

    时间:2012/2/27 8:59:17|点击数: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20121月调查了川、湘、鄂、赣、皖、苏、冀、鲁、豫、津、秦、晋、新、甘、辽和吉16个省市区120个定点县、2962个定点农户,发布2012年植棉意向报告,供决策参考。
       
    意向植棉面积呈减少走向
        1.
    意向植棉减半成多。2012年全国植棉意向呈减少趋势,比2011年减少半成多。据1月对120个优质棉样本县(团)、212个乡(镇)、314个村、2962个植棉户的监测结果(表1),持平户占58.4%,同比增5.3个百分点;增加户占10.4%,同比减26.6个百分点;减少户占30.6%,同比增21.6个百分点。
        预测意向植棉面积减6.1%,照2011年植棉面积8124万亩(中棉所数据)减至7628.4万亩上下,另有0.7%的农户占0.5%播种面积即38.1万亩的意向尚处观望和等待之中。

    2.意向植棉变化特点。一是三大棉区都呈减少态势,长江减4.1%,黄河减8.0%,西北减3.4%,其中北疆减2.7%、南疆减3.3%。二是各地大部分减少。按减幅:秦减55.7%、苏减14.6%,津减13.6%,甘减13.2%,鲁减13.5%,冀减10.3%,湘减4.3%,新减3.4%、豫减2.7%,皖减1.4%、晋减0.3%、赣略减0.2%。按增幅:川增4.0%、鄂增1.3%。
       
    植棉意向分析
        1
    、价格下降植棉意向减少。2011年籽棉价格大幅下跌,据监测,2011/2012年度籽棉均价7.67/千克,减幅高达29.9%。2011年总成本大幅上涨21.0%致使收益大幅减少58.5%为491.5/亩。
       
    当前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尚三成的籽棉储存在农户家中,这些籽棉的售价仍将影响植棉意向,这就是山东、河北等植棉面积减缩的原因。长江中游受水资源短缺和春夏连旱的威胁,棉田继续下湖上山,一些省植棉面积呈增加态势。
        2
    、临时收储发挥积极作用。针对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波动,2011年国家适时出台了临时收储,到2012221,收储皮棉259万吨,约占总产的36%,有效遏制了棉价大幅下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植棉面积减幅不是很大。然而,植棉费工、费时、费劳和费钱的四费问题仍然突出,农民认为,植棉不划算,信心不足。

        三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保持植棉面积稳定

    今年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备制度。依据一号文件精神,参照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价提升9.67%102/50千克),建议棉花临时收储价提高5%20790/吨,基本符合粮棉110的比例。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