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跳水致加工环节以及棉纺行业受内伤
时间:2011/6/3 0:46:24|点击数:
“2010年赚的钱,2011年都要吐出来了。”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棉纺加工厂的企业主近日大倒苦水。
据前述企业主称,加工行业普遍库存三个月的棉花,2010年现棉价格天天上涨,他胆子大库存足,赚了不少,但2011年棉花价格却是天天下跌,库存大就意味着亏损。
“从棉农、商贩、棉纺企业到服装终端企业,加工环节中的棉纺企业是损失最大的”。该企业主告诉早报笔者,下单的客户是买涨不买跌的,棉花涨得厉害,订单下得就多,棉花跌得厉害,客户下单就减少。““甚至有些客户对棉价下跌预期强烈,宁愿违约也不下单。”他说,他的工厂现在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库存的棉花能抛就抛,大家都想先观望一下再做打算。
2011年棉纺加工行业日子难过的主因,是棉价“过山车”般的走势。
2011年3-4月,国内外棉价飞流直下,在2个半月的时间里,棉价每吨下跌近万元。数据显示,国内棉价(中国棉花328级价格指数,下同)在2011年3月重新站上3万元/吨高点后,即开始一路下滑,
而在这轮下跌之前,棉价刚刚经历了一轮暴涨。从2010年9月开始,棉价自每吨1.8万元起步,接连突破2万、3万元关口,至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李培恩认为,棉价上涨和下跌的短期因素主要来自资本市场,“2010年暴涨主要是游资炒作,而近期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下跌,国际游资出货,又是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
同时,李培恩认为,影响棉价变动的长期因素还是供求关系,“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张,中国棉花供给较2010年上涨8.2%,而需求仅小幅增长2%,这也拉低了棉花价格。”“棉花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市场上棉纱价格倒挂。”南京通洋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汉青说。
据江苏靖江裕纶分管原料的副总经理张建红介绍,按照目前棉价每吨25000元计算,棉纱价格要卖到每吨39500元才能赚钱,“可现在棉纱价格即便是低于每吨37000元都很难卖出去,价格倒挂达2000多元。”
棉价暴跌,种植环节的棉农同样很受伤。据山东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调查,德州许多地区的农户家中还有近40%的棉花没有销售,部分村庄存棉量在80%左右,甚至有的农户至今一斤未卖。马俊凯说,“现在棉价只有每公斤8元,而2010年高的时候到了每公斤14元,即使3个月前也还有每公斤12元,所以农民也不愿意出手,但捂在手上更不是办法。”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保棉农利益,出台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提出
“目前这一价格还不能充分调动棉农种棉的积极性。”经常和棉农及棉企打交道的山东聊城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副所长唐茂勇说,棉花种植主要是费工费时,农民种粮食还可以出去打工。
行业内人士测算,随着种植成本上涨,1.98万元/吨的最低收储价很难让农民赚到钱。不过行业普遍预计,1.98万元/吨应是强支撑点,棉价不会跌破2万元/吨关口。
“市场大跌的时候通常也是底部确立的时候,目前2.4万元/吨左右的价位不会下跌10%。”李培恩预计,棉价将在2万-2.5万元/吨间确定底部,到第三季度能保持稳定。
另外,李培恩分析,本轮的棉价下跌对终端服装企业却是利好,因为2010年原材料的涨价已经带动终端产品涨价,而短期下跌通常不会影响服装价格的调整,企业毛利率反而容易提高。在2010年原料上涨的压力下,2011年大多品牌企业提价的水平普遍在10%~20%。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