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棉花种植面积21万公顷 澳棉运抵中国主港数量低
时间:2015/5/19 8:42:49|点击数: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ABARES)发布2014/15年度产量预测显示,本年度澳大利亚棉花种植面积为21万公顷,预计皮棉产量为47万吨,较2013/14年度的88.5万吨同比下滑46.9%,一些大型出口商、国际棉商则认为2014/15年度澳棉总产将在42-45万吨,同比减少近50%,截止5月中旬前,除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地区收获较慢,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北部将在一周左右采摘完成,皮棉加工、销售、装运工作也全面展开。
据青岛、张家港等地的部分棉商反映,4月下旬就陆续有高品级的早期澳棉运抵中国主港,主要以按合同交货为主,且数量很低,对保税棉现货、ICE期货盘面的影响不大。由于中国政府严控棉花进口配额发放、中国采购商对高于美棉10美分/磅以上的澳棉消化能力非常有限以及中国经济形势持续疲软等利空都让澳棉出口商担忧,因此本年度澳棉的“寄售”量很难有大突破。
从2012/2013、2013/14年度数据来看,70%以上的澳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并被消化,中国是澳棉出口的中流砥柱,但从今年已经抵港、即期装运和5/6、7/8月船期澳棉的签约情况来看,中国棉纺织厂虽然需要高品质机采美棉、澳棉,但在缺少棉花进口配额、进口棉纱冲续发力的上下夹击下,除了少部分大厂仍热衷于采购、使用澳棉外(一些出口订单明确用美棉、澳棉或巴西棉配比),很多厂家转向采购新疆棉手采棉或品质较好的兵团机采棉,加上各港口已清关SM1-5/32〞的报价要高于2129级新疆棉内地库的提货价3000-3500元/吨(配额寻租价格计算在内),因此澳棉2015年度要想打开中国市场,必须“静下心来,放低身段,争取市场”。
一、下调澳棉CIF报价,与高品级美棉的差价缩小至5-6美分/磅,从品质和纤维长度、强力、马值等指标来看中国用棉企业接受的意愿将大幅上升。5月14日青岛港5/6月船期EMOTSM1-5/32〞报价约77.8-78美分/磅,而5/6月船期SM1-5/32〞澳棉报价则高达89-89.3美分/磅,二者差价超达12美分/磅,“一致性好”“短绒率低”“纤维强力高”是澳棉突出优点,也是中国纺企钟情于澳棉的最主要原因,但过高的价格和棉商“一口价”的态度使中国买家对澳棉的“亲近”感不断下降。据了解,虽然澳棉可生成美棉仓单,但因二者超过10美分/磅的差价导致鲜有用棉企业、贸易商肯从ICE期货上接澳棉仓单,因为需要补足的基差比较大。
二、加大中国各主港的澳棉寄售量。目前青岛、张家港、广州等保税区以美棉、印度棉、中亚棉和西非棉为主,澳棉很少,短期出口商、国际棉商虽加大了装运力度,但积极性和热情仍有待于恢复。一方面2014/15年度高等级美棉签约出口已成“强弩之末”,一定比例的保税棉因品质低无法引起中国买家的采购兴趣,而截止5月中旬前,新疆高等级手采棉的供应量仅剩60-80万吨,高等级棉花的需求给了澳棉打开中国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截止4月底,2015年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的使用量不足50%,仍有近50万吨1%关税内进口配额随时可以签约进口,而高等级棉花仍是中国企业采购的唯一方向。
三、提高商检数据与澳棉“大货”的一致性,特别是纤维长度、马值以及纤维强力上做足文章。相对2014/15年度美棉、新疆棉,澳棉在纤维长度、强力等方面优势或比较突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商检力度,加大预售,“小样”和“大货”的差异尽可能缩小,纺企根据商检数据放心、大胆的订购澳棉。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