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棉企大多亏损 棉花播种已完成90%
时间:2015/5/8 8:20:43|点击数:
5月6日,长江流域多数地区迎来阴雨天气,棉花播种受到一定影响。安徽安庆、池州棉农反映,眼下当地棉花播种已完成90%以上,预计在10日前便可完成播种。目前,早播棉苗已长至6-7公分,茎粗叶肥,棉农认为今年单产或有提升。不过,在江苏、湖北等地,因为近期的阴雨天气,棉农担心出现“倒春寒”,一些棉农开始用壮苗素调控棉苗生长。
截至目前,多数轧花厂已是“刀枪入库”,但大多以亏损收场。安徽安庆一家轧花厂老板反映,本年度当地共有18家400型企业参与收购加工,约占全部有资质企业的75%。大多数企业收购量在100-2000吨,个别超过2500吨。“加工量非常少,赚不到钱。”该轧花厂老板说,去年他们当地收购量在100-1000吨的企业有6家、100吨以上的只有两家,最少的全年仅加工40多吨。就是这样一个成绩,今年安庆400型企业总加工量仍占安徽省的40%左右。
加工量太少,是加工厂亏损的主要原因。一位市场人士说,400型企业一年加工量最少1万吨才算正常,现在仅百余吨、1000-2000吨,显然太少了。目前长江流域3128级皮棉13300-13400元/吨、4128级12700-12800元/吨,轧花厂利润在200-300元/吨,如果加工量太少的话,企业连人工、水电、运输及各种消耗都赚不到。
眼看目前棉花已基本播种完成,今年安庆棉花面积或减至30余万亩,较去年的87万亩减少65.5%,较2013年的109.5万亩减少72.6%。当地一位棉农算了一笔账,以平均单产500斤/亩计算,2015年安庆棉花总产也不过15000万斤,折籽棉7.5万吨。“有4家400型企业就够了。”该棉农说,当地有资质的400型企业有24家之多,僧多粥少,下一年度对于轧花厂来说将是一个大饥荒年。
怎么办?一些轧花厂已在未雨绸缪。有的准备赴疆。近期听闻不少轧花厂已赶赴新疆,包括江苏、湖北、安徽的不少400型企业,但他们大多对加工新疆细绒棉不太感兴趣,而是认准了长绒棉,因此近期阿克苏一带的长绒棉生产线的年租金都炒到了200-250万元。有的企业开始寻找“新大陆”。比如江苏盐城某企业,他们今年在河北盐山、海兴等地与当地农民合作包地播种了1000多亩棉花,也有一些企业与新疆棉农合作,播种、加工一条龙。还有一些企业直接弃棉改行。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