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外棉:棉花需求整体下滑 7月违约或将激增

    时间:2012/7/8 10:20:59|点击数:

      据外商反映,不仅中国市场6月份以来对进口棉的需求大幅下降(进口配额短缺只是一个方面),东南亚等周边棉花消费国对高等级美棉、澳棉、西非棉、中亚棉的需求也明显下滑,而且签约的重点转向MOT美棉、希腊棉、巴西棉甚至其它南美国家的低等级皮棉,成交价格普遍低于80美分/磅。

      虽然在中国配额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东南亚港口的外棉只需57天就可运抵中国主港,但随着东南亚国家对高等级外棉的采购步伐明显放缓,外商的担心正不断加剧。据几家外商估算,截至7月上旬青岛港保税区(含淄博、烟台及潍坊保税库)外棉的存储量约30万吨左右,张家港保税区为11.5-12万吨(相对准确),上海港保税区棉花库存约1516万吨,总的保税棉数量较6月中旬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青岛港有数家存货量较大的国内进口贸易公司,少则3000吨,多则5万吨以上。

      由于7月份以来没有增发配额的消息,且ICE盘面上涨主要是受美国天气干旱引发农产品上涨的拉动以及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影响,而棉花供需面并没有利好出现,外商和部分进口企业担心78月美棉、印度棉合同违约现象将不断增多。某新加坡棉商表示,上周某山东客户已明确30008月船期美棉违约,虽然几经协商,延迟到20131月份以后装运该客户仍无法接受,一方面是该客户SM级美棉的签约价格在130135美分/磅;另一方面是该客户认为2013年除89.4万吨1%关税配额外,政府不会再增发滑准税配额,因此长痛不如短痛。有的采购商根据“产地可选择”的权利,宁肯进口印度棉、西非棉或希腊、南美产地的棉花,也要放弃高等级美棉、澳棉、中亚棉的采购合同。江苏某进口企业表示,若7月份ICE主力合约无法站稳75美分,针对美棉的违约现象或有激增的可能。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