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00型企业如何赚钱?
时间:2015/6/11 14:39:26|点击数:
截至目前,河北、山东等地棉株已长至25-30cm,眼看着下一年棉花季就将来临,400型企业作为棉花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将如何迎接2015年?又将如何赚到钱?近日,笔者向山东德州、滨州,河北冀州部分企业“取经”,还真有一些新鲜“招式”,让人耳目一新。
1、握指成拳,凝聚合力。山东德州某企业老板于总说,古有苏秦合纵,今有轧花厂“联横”,握指成拳,不愁企业干不下去。据他介绍,德州400型轧花厂85家,2013年开秤加工收购69家,2014年降至52家。“如果照此下去,今年就可能降至20家。”于总说,在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还尚待成熟的时期,企业唯有自救。目前,他们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跟周边的几家400型轧花厂搞一些松散合作,现在已联系3家,他们打算把这个“小团体”扩大到7-8家,这样就可以“统治”2-3个县的籽棉收购、加工,话语权就会强一些。
但是,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因此也有一些制度约束,他们规定:一、统一培训验级员,提升棉花的收购、定价能力。二、统一籽棉入厂价格,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三、统一销售皮棉,用高质量、大批量的货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归结一点,我们就是想做到同呼吸、共进退。”于总豪迈地说。
2、经营创新,进军期货。河北冀州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小小一个县,就拥有400型轧花厂15家之多。但2014年同样遭遇经营困境,开工企业仅10家。分析原因,冀州远离棉纺织企业集中地,皮棉销售往往要长途运输,赢利难度较大。
如何化解?“必须要搞创新,变不利为有利。”当地一位市场人士说,棉花属于大宗产品,品牌附加值不高,棉花的价格随着棉纺产业链价格波动而波动,而棉花现货价格受郑棉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大。对此,棉企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获得一定收益。
据他介绍,湖北某企业近年主要从事棉花套期保值业务操作,尤其利用期货工具首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棉农”和“期货+订单”的产业模式。对他们很有启发。另外,河北当地的一些棉企、纺企在仓单销售、仓单采购、联合套利、联合保值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估计今年进军期货市场的企业将增至40%以上。”该人士表示,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从2015年开始,中国棉企才将真正向现代企业发展。
3、物以稀为贵,人以信为尊。有人说,中国的很多企业做不大、做不长,一个根本原因是诚信不够。诚信是基础,也是命脉。举一个例子,2014年山东滨州34家400型轧花厂真正赢利的不到8家,而在这8家之中,有一家企业更是风生水起。
企业负责人李总说,这几年来,他们一直“有米下锅”,从未“断顿”。是何原因?他们企业做到“店大不欺客”,不管多小的交易,他们都是认真、负责地按质、按量检验、过秤、付款;做到“远来都是客”,很多外地棉农、经纪人不敢把棉花卖给不熟的客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货到地头死”。李总的企业一直坚持不管多远的客户,都要让其有“回家”之感。
另外,李总企业加工的棉花大都被下游纺企预定,一直以来是“供不应求”,这在当前的棉花市场简直就是一个“异数”。但李总说,他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始终如一的坚持质量先行,李总说,从他们企业出去的棉花必须是质量过得硬的,否则宁愿不出厂。
曾听一个行业内的“老人”说,2015年与其说是一场“优胜劣汰”,不如说是一场“绞杀”,这一年中国的400型企业将会成片、成堆地倒下去。初听,似有点危言耸听;细想,很有些道理。人家的企业都这么努力了,您如果还没有任何改变,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
不过,以上说的几种改变思路,也仅仅是人家的想法。做好企业,关键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并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