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棉价暴跌导致纺织企业囤棉万吨亏损上亿

    时间:2011/6/3 0:44:24|点击数:

        千般悲喜皆为棉价,这是纺织业的共同感受。从2010年的利润攀上十年高点纺企兴高采烈,到2011年的棉价暴跌处处哀声一片。有的大企业存有上万吨棉花,就会有上亿的亏损,小企业扛不住,自然就会破产,这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还厉害。棉花依旧在那里,不悲不喜。

        囤万吨棉花就有上亿亏损

        滨州市华康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华康最近的心情很不好,2010年棉价大涨时,他以3万元/吨的价格一口气吃下了几百吨棉花,现在棉价已经跌去30%,董华康硬生生地赔了一百多万。棉价每跌一下,他的心都跟着紧一下。

        董华康赔得不是最多的。产棉大县夏津县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尹勤祖说,多数企业库存皮棉购入价都在每吨2.8万以上,523的行情已落至2.3万,有来不及出手的囤棉者,账面亏损达上千万元。

        于是,纺企开始争相清库存。24日上午,笔者抵达商河,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奎正忙着开会、调度。我们一个月产100多万米涤棉布,也就是俗称的的确良。2010年客户来买布,价格翻番还抢不上。现在,很难卖。一米布的毛利润两元多钱,山东一家大型企业为回笼资金,一下子降价2元,整个市场的价格全下来了。德州一家大型棉纱企业的李先生说,2010年很多江浙的纺织企业前来订货时是有订货门槛的。有些棉纱必须达到15吨他们才肯签,但2011年几乎没有5吨以上的单子。

        这一切,都源于棉价跳出的探戈舞。张文奎说,20109月份以来,棉价坐上了直升飞机,每吨从14000元涨到了34000元,当时棉花不好买,但下游客户也来抢货,订单都排不开。2011年,棉价从34000元降到了22000元,棉花加工厂上门求着他们买棉花,但他们不知道棉花会跌到什么程度,也不敢买,用一点,买一点。“2010年是棉纺织行业十年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2011年,从业务员反馈的情况看,山东和南方的常规棉纺织厂,规模小的,一半都倒闭了。

        张文奎说,棉价大起大落,这对纺织业是个灾难性的打击。这个市场不理性,棉农、纺企、下游的织布厂、服装厂、印染厂都在忙着储存棉花、棉纱。现在,棉花缺口的谎言已经破灭。棉价跌幅已经高达1万元/吨。有的大企业存有上万吨棉花,就会有上亿的亏损,小企业扛不住,自然就会破产,这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还厉害。

        弃约率升至30%部分企业无奈停产

        25日,笔者联系到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时,他正忙着开会。棉花价格下跌,对纺织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已派出两队人马,由副会长带队,奔赴全省各地紧急调研。

        山东的棉纺织产能在全国排第一,在棉价急跌时,受冲击当然小不了。纺织厂的生产有周期性,一般要存3个月左右的棉花,原来存的棉花平均价格大约29000/吨,现在生产明显会造成亏损。客户下单,都是买涨不买跌,现在市场销售低迷;即使有下单,也要晚提货。纺织厂库存增长,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

        夏志林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全省棉纺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困难重重,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限产或局部停产状态。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据中国棉花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两个月前,棉花贸易商弃约的现象就已开始逐渐显现。安粮期货分析(博客专区)师姜兴春介绍说,20113月份进口棉花贸易违约率约为20%,而2011年五六月份到港订单的违约率已经升至30%

        “孟加拉国那单不发了。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德宏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孟加拉国的客户有困难,即使把货发过去,也未必会去提货,牟德宏决定不冒这样的风险。

    山东德棉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田先生说,他们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孟加拉国的客户将提货时间推迟了三个月。

     来自2011年春季广交会上的消息也显示,2011年的服装加工企业签单情况不妙,订单数量减少且多为短单,大量积压的库存使得棉纺企业不堪重负。

        济南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贾凤美201165岁了,亲身经历了纺织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起起落落。我国采用进口配额来调控棉花市场。配额内加工贸易不收税,一般贸易收1%-5%的滑准税;配额外最高要交40%的滑准税。要知道,中国的纺织品在世界上竞争,完全是靠市场的,但原材料却是国家控制的。一头是计划经济,一头是市场经济,这也是棉价大起大落的一个原因。取消滑准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大势所趋。

        多元化、差异化,企业自提抗风险能力

        虽然整个行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却大不一样。夏志林说,单纯以纯棉为主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以混纺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和既有纺纱织布又有深加工的大企业,受冲击小一些。道理很简单,单一产品、单一原料,自然始终被棉花牵着鼻子走。

        一些精明的企业走上了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道路,生产和库存还比较正常。张文奎说,齐鲁宏业在这方面占尽先机。常规产品同质化竞争大,我们做的都是混纺,没有大路货,进行订单生产。依靠科技力量,走差异化的道路,提高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我们用棉纺设备纺出了毛、麻、丝、绒,实现了技术突破。我们纺出的毛纺品,比毛纺厂每吨的成本降了1万元。

        德州恒华纺织有限公司也走上了多元化路子。过去,它只做纯棉,目前涤纶已占到原料总量的1/3,并开发大豆、玉米、牛奶、珍珠等新型纤维

        “这是我们目前鼓励的路子,以降低对单一棉花需求的依赖。我们正在引导企业向上下游两端延伸,比如,做家纺产品,搞产业联盟、产业集群。山东纺织业拥有200万从业大军,这不仅是一个传统优势产业,更是一个关系民生的产业,需要大力支持。

        滨州市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建新还表示,无论走什么样的路子,千万别跟风。以棉花为例,2010年棉价大涨就是因为大家都囤积棉花,人为造成棉花短缺。“2011年损失最大的,我认为应当是当时炒作、囤积棉花的中间商。而有经验的企业,在高价位的时候比较慎重保证运转,不多存棉花,受影响会小一些。

        张建新说,棉花采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棉花价格规律,全球资源状况,把握采购时机,做其它事情也一样。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