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长绒棉报价不断下跌 商家抓紧处理
时间:2014/3/17 11:49:29|点击数:
据了解,3月5-12日,虽然ICE主力合约创93.35美分年度高点,但国内市场进口长绒棉报价、成交价仍延续阴跌态势,其中3-4月船期的SJVPIMAGC
据青岛、张家港等地的贸易商反映,今年进口和操作长绒棉的商家比较多,很大一部分既进口细绒棉,也进口长绒棉还做进口棉纱。一方面是由于印度、美国细绒棉收购、加工期向后推迟,皮棉上市比较晚,一些手中留有配额的进口商和棉纺厂为了不使12月底前到期的配额做废,选择订购一部分长绒棉;另一方面是由于2013年度中国长绒棉产量仅3.5万吨左右,加上2011、2012年度库存总量不过5万吨,预期供需缺口达到8-10万吨,而长绒棉、中长绒棉的产地主要是美棉SJV、埃及吉扎86和88以及以色列PIMA、ACALPI、印度和苏丹中长绒等,货源比较稳定,品质容易控制,在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中国进口量将会大增。
2月中下旬以来,抵港的美国SJV、以色列PIMA棉以及SUDANXG5B、SUDANXG6B的数量逐渐增大,而3月上旬印度MCU中长绒棉预售和到港量也在上升。江苏南京某进口商表示,至
3月10-12日,青岛、张家港两地已清关美棉SJVPIMA二级、以色列PIMAH17/16报价分别为32500-32800元/吨、31500-32000元/吨(净重提货,轧花厂批次装运,除长度外,其他HVI指标允许5%公差),较3月上旬再次下调200元/吨,但下游中间商和用棉企业反应仍比较平淡。虽然一些棉纺厂反映3月份以来高支精梳、高配纱的订单情况要好于中低支纱,但一方面订单以一个月内的短单为主,而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大多是下单快、交货急,棉纺厂从风险角度考虑很难囤积一部分库存,基本都是“来单进料”“随用随买”;另一方面是春节前很多棉纺厂既没能实现纱布“去库存”化,又没有实现货款100%回笼,2、3月份面临银行信货全面收紧的形势,“钱荒、人荒及信心荒”导致用棉企业认为长绒棉在进口商、轧花厂的仓库只会更保险。
据山东淄博、潍坊、滨州等地的一些纱厂反映,虽然美国SJVPIMA、埃及吉扎86以及以色列PIMA棉“异纤”含量控制的非常好,有利于纺C60S以上高支纱,但有两个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一是SJVPIMA等存在着报高品级、长度以及长度所占比例的情况,个别外商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其二是亏重现象也比较突出。考虑到HVI检测以及长绒棉、中长绒单价比较高,轧花厂和出口商打包、装船时普遍允许按交货的最大误差执行,而经过海上船运及风吹等,交货时亏重超过标准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国内长绒棉走势,进口商和棉纺厂普遍认为短线阴跌的趋势难以改变,但3月份以后中国的棉花进口配额政策是否调整、新疆棉花“直补”政策出台后阿克苏阿瓦提地区农民种植长绒棉的意愿和植棉面积或将成为资金、棉商热炒的重点。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