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棉价继续反弹 国内现货出售的积极性不高
时间:2012/11/19 8:36:20|点击数:
自10月中旬以来,部分国际棉商纷纷在新疆、山东、河北以及长江流域棉区现款收购不符合交储条件的皮棉、五级棉等,但由于收购价与轧花厂收购加工成本持平甚至“倒挂”,除一些资金紧张或对后市极度不看好的棉企销售以外,大部分棉企现货出售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中国政储棉花收储工作仍“高歌猛进”,启动骨干企业收储和将对山东、河北和天津五个地区五级棉启动收储、中国企业虽然对远月船期外棉的签约比较谨慎,但在全额关税清关和2013年至少下发2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托底”下,在ICE期货12月合约70关口附近时,仍有一定数量的中国买盘进入,对ICE盘面形成支撑;而15日外围谷物市场止跌走强、ICE棉花注册仓单数量低于预期以及对全球经济信心有所恢复都是造成12月合约强势反弹至73美分、逼仓74美分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港口保税棉数量来看,除了美棉、南美棉(主要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和西非棉数量比较大外,澳棉主要以中高等级为主,其中巴西棉、澳棉的询价和下单情况较其它M、SM级棉花稍好。16日,某青岛进口企业报价:巴西棉SM级1-1/8″19600元/吨;象牙海岸SM级棉19200元/吨;EMOTM级美棉19200元/吨;SM1-5/32″澳棉19800-20000元/吨。
由于大部分外商和贸易商认为ICE仅仅是反弹,12月合约在74美分附近遇到的阻力比较大,再加上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棉花大量上市,因此抓紧报价销售。一些外商表示,2012/13年度美棉、印度棉、少量中亚棉将从11月下旬开始陆续抵达中国主港,高峰将是12月/1月船期签订的合同,因此12月份开始中国各主港外棉的出库量又将低于进库量,保税棉数量的增长将由负转正。据悉,由于2012/13年度美棉、印度棉和西非棉的收购、加工、装运期较往年推迟10天以上,一些外商得到的西非棉装船信息较合同装船期推后半个月以上,因此为防止买方毁约,一些外商和进口企业纷纷加派人员到棉花产地,催促加工和装运,争取按期或稍有滞后交货。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