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天气整体利大于弊 中后期需加强管理
时间:2012/8/27 9:14:12|点击数:
中棉所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棉花产业进行全程监测和分析,综合各地苗情、长势和管理情况,发布今年中后期棉花管理指导意见和建议。
一、苗情和长势
至8月中旬,长江、黄河和西北棉区天气差异大,局部棉区的暴雨和台风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从整体看,天气对棉花生产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1、长江流域棉区。自7月下旬至中旬持续高温干旱,8月初台风“海葵”在苏浙登陆并进入皖赣,长江以南降大雨,赣北棉区灾情重,棉田渍涝,棉株倒伏,蕾铃大量脱落;但苏北沿海降水旱情解除;而中游和南襄盆地降雨偏少。本流域棉花整体长势较好,高产同期成铃增加两成,病害轻;但果枝少,果节少,脱落多,特别是丘陵棉田的后劲不足。当前中游和南襄盆地的旱情,以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虫情的威胁大,早衰迹象明显。
2、黄河流域棉区。一是局部渍涝。7月下旬遭遇强暴雨和8月初遭遇台风“达维”侵袭,华北北部和黄河三角洲棉田渍涝严重,其中冀东降水量高达600~
3、西北内陆棉区。7月下旬以来,南疆持续多雨,极端高温天气少,脱落少,但局部蓟马、棉蚜和“两萎病”发生偏重。北疆天气平稳,气候偏高,成铃进程加快和增加,整体病虫害不算严重,吐絮早,丰收在望。
二、中后期管理意见和建议
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增结秋桃和增加铃重的重要时期。根据天气和苗情,分区管理意见和建议如下:
1、长江流域棉区。(1)立足抗旱。在长江中游和南襄盆地,如
2、黄河流域棉区。(1)黄淮平原提倡灌溉和喷施叶面肥。花铃期灌溉有利增加成铃和提高铃重。(2)华北平原渍涝棉田要继续排水降渍,扶理倒伏棉株。(3)叶面肥可采用1%~2%的尿素溶液与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高湿棉田提倡人工中耕,通过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4)晚发棉田。麦茬移栽和麦后直播棉花要增加化控浓度,缩节胺4~
3、西北内陆棉区。(1)适时停水和供肥。北疆:手采棉田8月20-25日滴水一次,视9月上旬气温补滴少量水;机采棉田8月下旬停水。南疆:常规棉田
4、抢摘黄熟铃和烂铃,及时收摘正常吐絮铃
长江流域:后期长势旺、田间郁闭、通风不良、结铃较少的棉田,应打边心、去赘芽、剪空枝、打老叶、推株并垄、拔除空棵,以增加棉田通风透光,可增温降湿,减少烂铃。对密度大、生长旺的棉田,秋雨多时,推株并垄2~3次。棉田有0.1%的植株发生烂铃时,可喷药保护。采用1∶1∶200配制的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1~2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河流域:当前华北棉田要抢摘黄熟铃,摊开晾晒。对铃龄期40天以上的黄熟铃也可采用1%浓度的乙烯利喷雾催熟。旺长棉田要打老叶,剪空枝,推株并垄。
5、做好四分,严控“三丝”。四分收花,按级别分捡、分晒、分藏和分售。杜绝“三丝”等有害杂物混入籽棉。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