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山东夏津县棉农收益调查:一亩仅挣12元

    时间:2012/4/8 10:48:51|点击数:

    夏津县地势高亢,土壤沙性,适宜种棉花。全县五六十万亩的棉田,使秋季田间一片银白色,该县因此也便有了银夏津的美誉。

      韩道奎:

      试着将棉田改种花生

      327日下午27岁的韩道奎在将买来的牛粪均匀地撒在备播的棉田里。阳光很好,暖暖的春风吹在脸上,让人感觉很舒服,脚下的沙土地踩起来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韩道奎是夏津县田庄乡小于庄村农民,家里有6亩耕地。他不知道脚下的耕地,还能不能像往年那样,以后会年年种棉花。因为种棉花效益低,今年春天他想只种4.5亩地的棉花,把剩下的1.5亩种上花生。我没种过花生,这些年村里也没人种过。我今年想试试,要是行,以后就全部改种花生。

      如果种花生不行,棉花价格仍然这么低,韩道奎打算就改种小麦(2607,2.00,0.08%)玉米(2455,-1.00,-0.04%)以前村民没有种小麦的,今年村里已经有4户村民种起了小麦。韩道奎说。

      于佃平:

      想尽办法让效益最大化

      328一大早,夏津县农林局植保站站长于佃平就来到位于该县宋楼镇的棉薯间作中心示范田。土豆刚种下,田间的道路需要整平,他放心不下。

      夏津县有90万亩耕地,在植棉高峰时的2006年前后,全县棉花播种面积达到65万亩。随着植棉比较效益的降低,全县棉田不断减少,到2011年降至54万亩。根据去年年底的调查,今年全县植棉面积预计在47万亩左右。于佃平说。

      棉花不仅是夏津农民的主要种地收入来源,全县的企业绝大多数也是围绕棉花设立。一旦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县的经济命脉将受到巨大冲击。

      最大可能地保住棉花播种面积,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件大事。植棉效益低,就想办法。这个任务就落在于佃平他们身上。这几年,他们摸索出了棉薯间作模式,在棉田间作土豆,一亩能增收2000元,现在已推广到1万多亩。麦棉两熟模式,6行小麦一行棉花,6行小麦的宽幅正好适合机械收获,少用人工,农民也接受。他们还准备试种一个生长期短的棉花品种,这种棉花收完了小麦再播种也可以。如果试种成功,他们想在全县推广,种两季收益总比一季高些。

      调查:

      植棉效益难让人接受

      327日下午,韩道奎在自家已撒好牛粪的备播棉田里,算了一下他家去年的种棉收入账。

      去年,他家种了6亩棉花,亩产籽棉470斤,现在还没卖,估计每斤卖到3.6元就不错了,能卖1692元。一亩地牛粪、化肥、农药、种子以及耕种等生产性投入约550元。不算用工,一亩地纯收入约1142元。我们一家5口人,靠种棉花的这点收入不行。棉花种上了我就到县城打工,一个月至少1800元的工资。韩道奎说。

      在韩道奎算这个账时,早就有人算出了去年夏津县农民的植棉收益。去年年低,夏津县农林局植保站对当年农民植棉收益情况,进行了一次全县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去年全县54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籽棉434.8斤,平均每斤售价(截至去年底)3.438元。农民植棉平均亩毛收入1494.84元。在不承包别人耕地、不雇人采棉的情况下,平均每亩物化(即生产性)投入554.79元。一亩棉田从种到最后采收完,农民平均自投工日26.5个。

      在最后计算农民植棉效益时,农民的自投工日怎么算,让于佃平他们很伤脑筋。现在通用的统计是按一天10来元计算,太低;去年夏津农民在当地打工,日工资在80100元,用这个数字来算,账就没法算了。想来想去,于佃平他们决定用每个工日35元来算。按这个数字计算,农民种一亩棉花,自投工折算成工资,是927.5元。

      这样,去年夏津农民种一亩棉花的平均纯收益就算出来了:12.55元。

      328,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佃平说,春节过后棉花价格略有上升,现在每斤籽棉比去年年底调查时涨了一毛多钱。

      如果当地农民去年收的棉花一直存到现在才卖,一亩地也只有六七十元钱的纯收入,这还没算上棉花在多存二三个月中的损耗。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