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棉农对新棉收购参考价格满意 希望加强监管确保兑现
时间:2011/9/2 16:20:08|点击数:
中国棉花协会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颁布的《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2011年第五号公告),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标准级皮棉到库价位每吨19800元(工重)的标准,根据临时收储及棉籽等副产品价格而测算出的新棉(籽棉)收购参考价格公布后,笔者采访了江苏盐城部分棉区的几位棉农朋友。
根据公布的籽棉收购参考价格通告,今秋3.3级籽棉,38%衣份,
大中镇老坝村棉农郑某说,如今一亩棉花如果弄不到两千块钱毛收入,种棉的人一定还要减少。今年棉花减产,一亩田收不到400斤籽棉的,如果籽棉均价4.5-4.6元,一亩地只有一千七、八百元收入,而其它的农副产品价格还是较高的。比如柿子,虽然去年开秤时收购价达到一元多一斤,临末只有二、三角了,但现在报价也有八毛多,而且呈现比较稳定的趋势。杂粮、猪羊等价格仍居高位。如今农民是有心计的,这种棉花又担风险又减产的,收购的价格、市场若再不稳定,谁还愿意种棉花呢?
小海镇镇西村的单某认为,不谈四、五块的棉价高与低,由谁来作保障是个问题。老单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好收的,许多老板、企业去年没赚到,今年捞一把的心思笃定有,国家有保底价,参储企业会不会瞒上压下,对农民的棉花挑三阻四,嫌好嫌丑以达到压价的目的,这种现象说不定今年就要发生。听说国家要求上报什么收购小票来佐证参储成本,不然不给你收储,这是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好措施好手段,而企业如果从中动手脚,报假账,如此面广量大战线长的收购阵营谁能监管得了?所以,农民担心自身利益无保障似乎不无道理。
目前,江苏地区棉花生产已临争取秋桃盖顶的关键时刻,农民也从过去的不大重视棉花市场和棉花价格到现在的关心市场,关切价格了。国家出台收储政策和保底价,多数农民能理解并接受,但期盼国家说到要能做到,对中间环节要加大监管力度,不能任其自身利益唯大,忘却广大农民的生产利益。没有生产、没有产品就谈不上加工流通乃至消费。在棉花上市之前,国家出台收储政策,公布收购参考价格的时候,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更应当倾听一线棉农呼声,了解农民所想所盼,从头抓好今年的棉花购销工作,突出抓好收储政策的具体落实到位情况,以维护和稳定发展棉花产业。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