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开发 > 市场信息

    全球棉花产量超过预期 中国需求继续下降

    时间:2012/10/17 10:26:56|点击数:

        美国棉花公司的10月份分析报告认为,9月下半月国际棉价下跌后在低位盘整,ICE期货12月合约从75-78美分跌至70-73美分,考特鲁克A指数从85美分左右跌至将近81美分。

      美国农业部10月份产需预测显示,棉价的下跌压力还将持续。2012/13年度全球期末调增了56.6万吨,达到1722.2万吨,这比以往任何一个年度都要多200多万吨。此前,2006/07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达到1371.7万吨的高度,但仍比本年度低20%。不同的是,当时的全球消费量达到2697.6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而本年度的消费量只有2327.5万吨,足足减少了14%。全球期末库存高企以及棉花消费低迷导致全球库存消费比升至74%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度的第二高度67.4%6.6个百分点。

      尽管本年度全球植棉面积大幅下降,但从目前看实际产量仍会高于预期。USDA10月份月报中将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调增了50万吨,达到2532万吨,主要增长来自印度(+21.8万吨)、中国(+10.9万吨)、巴西(+8.7万吨)、巴基斯坦(+6.5万吨)和美国(+3.9万吨)。同时,高棉价对棉花消费的影响持续时间长,本年度全球用棉量调减了14.8万吨,其中对中国的调整仍然最为明显,2011/12年度和2012/13年度分别调减了21.8万吨和43.5万吨。另外,中国的收储政策虽然稳定了植棉面积,但也使纺织业的竞争力减弱。目前,中国国内现货到厂价与国际现货价格的价差已接近50美分,而2004/05-2010/11年度的平均价差不足20美分,加上中国的抛储已经结束,因此中国国内价格将继续大大高于国际价格。

      由于国内棉价过高,中国对进口棉纱的需求与日俱增,今年7月和8月的进口创下了历史记录。目前,中国棉纱进口的最大供应国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也使USDA将这两个国家的用棉量分别调增了10.9万吨和5.4万吨。此外,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的用棉量也有所增加。如果中国国内棉价继续坚挺,中国占全球棉花消费量的比重就会继续下降。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