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棉花播种进度和生产管理建议
时间:2012/4/27 23:21:55|点击数:
一、初播日推迟10天以上,播种进度慢五成多;气候异常,气温低是主因
据监测,到
长江春播面积占预计面积的13.0%,慢于去年同期5.5个百分点,其中湖南刚初播,湖北和安徽沿江约播20%。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沿江两岸,采用基质育苗的苗床出苗好,苗齐苗壮。分析原因:一是气温偏低,降水多不利播种,不利出苗,其中湖南提出推后播种的指导意见。二是受油菜最低保护价的积极影响,今年油菜和小麦面积继续大幅增加,冬闲田所见很少,这类棉面积通常采用油(麦)后移栽,苗床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
黄河春播(栽)面积占预计面积的8.4%,慢于去年同期22.5个百分点,其中位于华北尚未开播。分析原因:一是气温明显偏低,寒气袭人。
西北播种面积占预计面积的34.8%,慢于去年同期36.5个百分点。南疆与兵团快于北疆与地方。迄今北疆大部没有开播,是历年播种最晚和进度最慢的一年,同时早播因低温出苗时间延长,出现烂种烂芽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冬季强降雪,加上
特早熟播种通常偏迟,
二、抢时播种,促早保苗,增加密度,晚种争早夺高产
早播是棉花高产的要素之一,根据经验,自
一是抢时播种。从全国来看,4月下旬仍是棉花的播种适期。自
二是促早保苗。包括育苗移栽,苗床实行双膜覆盖,出苗后及时揭膜。大田播种棉田实行地膜覆盖和宽膜覆盖,以及在播种行上进行双膜覆盖;也可先地膜覆盖地温回升后在膜上播种。要压实地膜的两边,防大风掀膜;同时还要及时放苗,防高温烧苗。
三是增加密度。针对晚播10~20天的现实,建议增加收获密度10%,可补偿晚播产量的损失,也有利于夺取高产。因此,适当增加播种量,长江油(麦)后棉要育足苗数,栽足株数,浇足“安家水”,成活率达到95%以上,确保密度。
四是查苗补种,勤中耕勤锄地。持续低温和阴雨易导致烂种烂芽。需查苗补种,有条件提倡育苗备栽。需要勤中耕勤锄地,促地温提高。
五是防治病虫害保全苗。用“棉增灵”、多菌灵和半量式波尔多液等防治苗病(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和红腐病),效果好。同时防治棉蚜、地老虎和蜗牛等害虫危害。高湿棉田要勤中耕,勤锄地,提高地温,降低湿度。
六是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针对晚播,提倡增施底肥;苗期适当补施提苗氮肥。
七是加强指导,防灾减灾。针对今春气候异常,防灾要抓“五防”:防低温冻害,防烂籽烂芽、防渍涝、防病虫害危害和高温烧苗。一旦出现灾情,首先要调查摸底,实行分类指导。遭遇冻害子叶和真叶发紫,气温升高之后,当幼苗生长点发黑,则无活力,需要重播。对低洼积水、
同时,要加强指导。提倡巡回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