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诞 青春使命
时间:2014/10/19 1:28:00|点击数:
1921年7月,一声惊雷响,12名慧眼看中国的有志之士,为了救人民于困苦之中,为了救中国于存亡之间,汇聚上海,转折南湖,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弹指一挥间,跨越世纪千年,201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她九十岁的光辉华诞。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同舟共济,九十年发奋图志,这是一段幽暗与恢宏并存,挫败与坚韧同生的历史。九十年后的今天,全国人民用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注脚,为她的九十华诞献礼。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牢记党的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不平凡的历史画卷……
白色恐怖中,黑色炮火里,处处洒染着鲜血的刺目殷红。那一路,流血的革命,流血的战争,扑不灭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火,杀不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心。卧薪尝胆,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的胜利,星星之火,燎原中华大地。这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必然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胜利,那些中国共产党员洒染的殷红鲜血汇成巨大的箭头:前进!
这是一段晦涩幽暗的画面,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建设探索中艰难前行,大跃进的冒进,四人帮的混乱,一度使国民发展陷入瘫痪。然而,黑暗之后,必定会有黎明,东方既白,旌旗摇展,邓小平理论用改革开放为中华大地升起旭日,送来春风。春风煦日里,高楼拔地而起;春风煦日里,人民笑逐颜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次伟大的成功的创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富国强民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国走出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历史印迹。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党性先进的大党,在困苦艰难中能坚韧思索;在繁荣顺意时能戒骄戒躁。富国强民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告诫自己,不能停下发展脚步,应与时俱进;在高速发展中,不断提醒自己,注意前进方向,应代表人民。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着自身的精神内涵,永葆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种精神内涵的集中诠释,她像一条鞭笞,激励所有党员全力发展,像一根缰绳,保持所有党员的正确方向,在她的指引下,中国又快又稳的飞跃了新世纪。
当画面从历史回归今天,回到2011年的中国,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胸藏伟大的科学发展观。经历了南方冰灾的骨冻心寒,抢救过汶川地震的伤心苦难,拍摄了北京奥运的灿烂笑脸,感受了上海世博的盛世空前,她,一个经历大悲大喜后愈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站在了“十二五”计划的起跑点,接下来又会是怎么一幅宏伟壮阔的画面?作为一名党员,义无反顾,我已经坚定地与党组织并肩地站在了又一段光辉岁月的前沿。
看完这幅气势宏伟的历史长卷,作为一名服务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党员,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发展方针从未脱离这个基本实际。革命战争时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英明论断让胜利的天平向中国共产党完全倾斜;新中国建设时期,是党用农村土地革命点燃了全中国建设的万丈豪情;改革开放时期,是无数的农民同胞默默的站在后富起来的队伍里,用勤劳的双手支援前方,实现了党让中华巨龙腾飞的伟大历史使命;今天,中国共产党喝水不忘挖井人,“三农”政策的春风将在中国唤起一批全新的新农民,一片全新的新农村和一个崭新的新农业。
站在“三农”政策的春风里,作为一名党员,虽尽微薄之力,但倍感责任艰巨深远。与全国农村工作者共同肩负中国农业创新的伟大使命,深知务必思想敏锐,用于进取;深知务必锐意创新,前行不辍;未来的发展里,我们要坚持不变的奉献精神,我们不会忘记我们背后那一双双殷切期盼的眼睛;我们要保持不变的专注精神,农业研究是一项漫长细致的工作,农业研究是一项突破自我,自我超越的艰苦工作,我们不能在成熟的思想上停留过久,我们要马不停蹄的用创新思想来武装自己,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种子是农民的希望,产量是农民的生命。我们的工作必须务实,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是一串串的试验数据。我们的工作应该落实在给农民一个实实在在的粮仓,给农民一张开开心心的笑脸,同时让他们更加确信明天还存在着一个更美的梦想。
从历史中走来,跨越世纪千年,九十岁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让我们所有共产党员携手并进,用满腔热情谱写下一段的华美篇章,让我们期待十年后的盛世百年!
二O一一年五月
作者: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