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学习资料

    当好服务群众“店小二”

    时间:2021/1/31 15:43:30|点击数:

    我叫吴苏俊,是山西省大同市财政局的一名公务员。2015年,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作为共产党员,我主动请缨,被选派到浑源县东坊城乡荆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那年我45岁。

    荆庄村是一个有1490户3726人的农业大村,这里土地贫瘠、资源稀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15户1029人。“土路、土墙加土房,进村比野地还荒凉”,“年轻人往外跑,荆庄村的耕地浇不了”,是荆庄村前些年的真实写照。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将自己的心融进了群众所思所想中,由机关的一名科长转换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而我就是一名村民、一名为村民谋幸福的“店小二”。

    为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我首先从班子建设抓起,坚持以“三会一课”制度和远程教育为载体,带领村“两委”以及全村党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政策,引导村党组织按照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民主决策。注重协调好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有了人心思进的工作氛围,每位党员主动包扶起了贫困户,带领群众干得热火朝天,荆庄村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实现,产业发展良好,脱贫成效显著,在国家交叉检查验收时,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扶贫先扶智,这是我的工作之要。刚驻村时,村里不少贫困户的孩子有辍学念头。通过我们工作队多方努力,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建成阅览室,添加体育器材,发放学习用品,还对90名贫困家庭子女启动“一对一”的智力帮扶。全村累计有186人次享受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活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上学资助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有44人享受了“雨露计划”,17人享受了二本B类以上贫困大学生资助,累计110人申请办理了助学贷款,为这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创造了条件。

    我深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为改善荆庄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我和工作队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实施乡村提质工程。5年来村里共打机井19眼,铺设管道28公里,扩大了灌溉面积,砌筑护村坝600米,完成平田整地工程,实施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主街道安装视频监控,为易地搬迁新村新建4400平方米文化广场,修复了村内古戏台和历史建筑,新建澡堂、笼箩加工厂、便民大厅及电商平台各一处,铺设下水管道2380米,新建爱心超市及925平方米扶贫车间一处,并积极开展易地搬迁、旧房拆除、土地复垦工作。

    拔穷根,离不开兴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我带领村民们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做好产业“加减法”,流转1000多亩荒地、坡地等低产土地,发展种植中小药材、蔬菜、经济林等高效经济作物,培育高产玉米500亩,带动贫困户20户30人增收;成立复兴笼箩合作社,创新发展笼箩制作工艺,开发旅游纪念品等多类产品,并且依托农村电商扩大产品销售途径,让40多户农户实现了脱贫,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社21个,每年转移劳动力就业可达1700多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5938元,提高到2019年的8630元。

    五载春秋,五载风雨。看着荆庄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破旧杂乱的贫困村一举成为当地脱贫明星村,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誓言。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