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对温度、光照、水分的要求
时间:2011/9/19 10:20:18|点击数:
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中需要较多的积温。棉子发芽的最低监界温度是
棉花是好光作物。通过棉花叶片内的叶绿素功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充足的阳光是棉花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
光照度密度密切影响着光合作物强度(即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的有机养料),在强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就多。光照度在8000~7000勒克司的范围内,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达到光饱和占7000~8000勒克司时,光照再提高,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当光照度下降到光补偿点1000~2000勒克司时,棉株制造的养分与本身消耗的养分相等,棉株即呈饥饿状态,造成蕾铃脱落。从棉花栽培上应考虑:配置适宜的行株距,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调节好棉花生育进程,改善生育环境,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要保持一定的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的叶片过小或过多都不相宜,一般棉田的最大叶面积系数以不超过千为宜。
棉花是深根作物,比较耐旱。但是,适宜的水分供应则是棉花正常生育和争取高产的必要条件。据测定,每生产
棉花各生育时期的耗水,一般随气温的升降、叶面积系数的消长而有很大差异。棉花苗期需水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2%,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约占田间量大持水量的60%~70%。蕾期需水量逐渐增多,约占总耗水量的15%,适宜的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这个时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干旱不利于棉株生长发育,水多又易造成疯长,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耗水量最多的时期,约占总耗水量的70%~80%,此时受旱易增加蕾铃脱落,而且铃轻,衣分低。吐絮期需水量逐渐减少,约占总耗水量的27%,适宜的土壤水分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70%。此时水分过少会影响铃重和引起早衰,水分过多又易贪青晚熟。因此,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应根据天气、土壤和棉株生育状况,适时适量灌溉或及时排水,实现稳健生长和增铃增重,达到早熟丰收。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