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棉花知识

    棉花黄萎病指计算方法

    时间:2011/10/21 8:44:17|点击数:

    病情调查:在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高峰期,各调查一次。每小区查10株。采用 5级分级法进行病情调查,即:0级:无病状;1级:病较轻;2级:中等发病;3级:病状较重;4级:死株。计算每品系、每级发病株率和病指。
    病情指数(病指)=[1×1级发病株数)+(2×2级发病株数)+(3×3级 发病株数)+(4×4级发病株数)]÷[总株数×4(即最高病级)]
    在棉花进入6月中旬后,棉花黄萎病陆续开始发生,在花铃期达到发病高峰,从6月中旬开始,即应密切注意各品种的黄萎病发生情况,在感病对照病情指数(简称病指)达40.0以上,即应开始全面调查,调查采用5级分级法调查,当感病对照病指达50左右时,即可全面调查各品种的发病率,求出病情指数,进行校正后,评判各品种的抗病水平。

    调查分析标准
    田间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症状为叶枯型和黄斑型。叶片出现掌状条斑,叶肉枯黄,仅叶脉保持绿色,出现西瓜皮状斑驳,仅叶脉保持绿色,有时也出现叶枯型,以致使叶片枯萎,棉株死亡。各病级分级标准如下:
    0
    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
    1
    级棉株四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2
    级棉株四分之一以上,二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3级棉株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4
    级棉株四分之三以上叶片发病,或棉株枯死。
    调查结果的统计
    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各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
    发病株数
    发病率(%= ——————————100%
    调查总株数
    (各病级病株数 相应病级)
    病情指数= ——————————————————
    调查总株数 最高病级值(4
    鉴定结果的校正
    由于鉴定的外界条件,包括地区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地区年度间、批次间鉴定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对鉴定结果进行校正,即采用相对病情指数(简称相对病指)进行校正。方法为:鉴定中必须设感病对照,在感病对照病指达50.0左右时进行发病调查,由于感病对照病指不可能刚好为50.0,为此,采用校正系数K来进行校正,K值的求法为:
    感病对照标准病指50.0
    校正系数K= ——————————————
    本次鉴定感病对照病指
    K值与本次鉴定中被鉴定品种的病指相乘,求得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指数(IR
    相对病情指数(IR=被鉴定品种指 校正系数K值以K值在0.751.25(相当于是病指666740.00).范围之间的鉴定结果为准确可靠。
    同一供试品种最好连续鉴定2年,以确保准确

    发病率:种植于含黄萎病病原菌病圃中心棉花发病棉株占调查总棉株数的百 分率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与病级的乘积之和除以被调查总株数与最高病级
    4)的乘积,再乘以100所得数。
    各病级分级标准如下:
    0
    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
    1
    级棉株四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2
    级棉株四分之一以上,二分之一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3
    级棉株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叶片发病,变黄萎蔫。
    4
    级棉株四分之三以上叶片发病,或棉株枯死。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评定标准
    序 号 抗病类型 英文缩写 病指标准 相对病指标准
    1
    免疫 I 0 0
    2
    高抗 HR 05.0 05.0
    3
    抗病 R 5.110.0 5.110.0
    4
    耐病 T 10.120.0 10.120.0
    5
    感病 S >20.0 >20.0

    本文来源:贺云新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