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实用技术

    棉花苗蕾期栽培管理

    时间:2011/6/2 9:01:40|点击数:

            棉花蕾期共25天左右,从移栽到开花,都称为蕾期,这一时期是棉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度时期,是搭好棉花丰产架子,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棉花长势要求是“根系深广吸收旺,节间紧凑长势稳,顶芽肥大稍下陷,蕾多蕾壮脱落少,开花之前株高达到5060公分的长势要求,是夺取棉花高产打基础的时期。

    一、在栽培上应抓好以下工作

    1、移栽后施速效肥一次,每亩淋浇尿素水0.5%尿素水30担,作蕾期追肥。

    2、及时齐苗全革,发现死苗及时将预备苗补上,并浇肥水。

    3、追施三类苗肥促平衡生长,在移栽后1015天后就开始追施,小苗生长势弱的苗,追施并加小量钾肥和“802一起淋施。

    4、及时整枝,在活蔸后1015天,9片真叶棉花在第67片节位上开始现蕾,在棉花现蕾时,从出现果枝节起,去掉下部的全部叶枝,并可同时去掉下部三片无功能老叶,叫“脱裤腿”。整枝抹芽一般要进行23次才能知彻底。

    5、及时防治病虫害

    ⑴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和炭疽病,这些病害多在蕾床上发生,后因苗床干燥被控制,移栽到大田后,田间湿度大,地下水位高,遇下雨天过后,重新发病死苗,还有在蕾花期由于受阴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还会出现棉花枯萎病,防治办法是开深沟、沥水,可预防和减少田间病害发生。发病后,浇治萎灵,加碳钾,淋蔸可起恢复作用。

    ⑵苗期虫害部分。棉花蕾期的主要虫害为蚜虫、红蜘蛛和盲蝽蟓,当前种植的是棉科所的抗虫棉品种,抗棉花红铃虫、棉铃虫、甜菜夜蛾,小造桥虫等食叶害虫不需要防治,蚜虫防治,用蚜虱净就可以了。

    红蜘蛛:目前棉田红蜘蛛都是抗性红蜘蛛,三氯杀螨醇防治效果差,应采用“杀螨风景”、“998”治螨灵,蚜螨净和浏阳霉素等杀螨农药。

    盲蝽蟓:又名“打屁虫”,一般在6月底至8月中旬发生,主要危害棉花顶尖、幼蕾和幼铃,凡是被取食的幼苗、幼铃,都是铃柄变黑脱落,一般在夜间危害,有夜出早飞,阴雨天危害加重。防治方法:采用水胺硫磷、甲基1605等有机磷农药防治,下午45点钟后在棉田喷药效果最佳。

    6、缩节胺的使用

            棉花使用缩节胺,是调节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如何使用好缩节胺调控技术,根据多年使用经验与试验,总结出“前轻、中适、后重、少量多次、全程化调”的方法。

            在棉花现蕾后10天左右,就可使用缩节胺,缩节胺第一次使用时间为61520日,无论123类苗田都要使用,使用量为0.50.8/亩,2-3类苗田每亩使用0.51类苗长势过快,节间较长,叶片较大,每亩可使用0.8,或使用0.5左右后,1星期后再使用0.5。最后再根据田间肥水情况和棉花生长情况进行缩节胺使用,如施缩节胺后,节间距超过3指远,叶片大、叶枝多,可再喷一次缩节胺,每亩用量加重到1。埋施花铃肥后,每亩可施用缩节胺1.52.0,进行调控。

    二、花铃期到吐絮期棉花田间管理

            棉花花铃期是指棉花从开花至吐絮这段时期,从杂交棉花来讲,从开花至吐絮大约50天,整个花铃期从6月下旬至9月中旬共80多天都是有效花期,这一时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抓好以下工作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㈠、施好三肥(花铃肥、盖顶肥、壮桃肥)

            1、重施花铃肥:棉花通过苗蕾期的生长,转入开花结铃时,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所以重施花铃肥,为中后期多结铃打下基础。施肥要看苗、看天、看地力,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一般来讲,施肥时间应在7月上旬,在棉花有12个硬桃后,可揭膜开沟埋肥,每亩尿素1215公斤,氯化钾肥10公斤,菜饼肥30公斤,在施肥前两天将三种肥拌好,回装在肥料袋中,开好沟后,按量施下,盖好土。

            2、盖顶肥:就是在棉花打顶后施用,棉花打顶要求在845日进行,盖顶肥在8月上旬来施,盖顶肥要在地较湿的条件下撒施,每亩施盖顶肥尿素1215斤,使顶部结桃盖顶。

            3、巧施壮桃肥:壮桃肥一般在8月中旬施下,在土壤较湿(雨过天晴或抗旱之后)条件下,每亩撒施810斤尿素,使桃壮大,籽粒饱满。

            4、要9月上旬开始可喷施棉花叶片肥,用磷酸二氢钾或者1%尿素水喷施均可。

            ㈡、整枝打赘芽

            棉花进入花期时与湖南雨季抗洪相碰头,由于雨水多,氮肥充足,棉花长枝长叶速度快,赘芽生长快,如不及时打掉,赘芽消耗养分,影响结铃,后期由于阴雨,造成烂铃。所以要进行彻底的整枝抹芽。

            ㈢、病虫防治

            这一时期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危害也严重,种植棉花主要防治伏秋蚜、红蜘蛛、盲蝽蟓、斜纹夜蛾等主要害虫,在7月上、中旬,雨过天晴时,要防治盲蝽蟓,要连续防治23次,主要用水胺硫磷、甲基1605等有机磷农药防治,8月份主要防治斜纹夜蛾,采取清早下田摘除卵块和在没有扩散时药杀,一至防治到9月底。

            病害防治,主要采取开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和湿度,减少铃病发生。

            ㈣、缩节胺使用

    要使棉花夺取高产,缩节胺的使用技术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在6月份,大家都使用了0.51.0/亩缩节胺,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末,还要使用好23次缩节胺,第二次在埋施花铃肥前长势旺,肥较足的棉地在埋施花铃肥前23天,每亩使用1.52克缩节胺,棉田地力较瘦的,在施花铃肥后23天内,每亩施用11.5缩节胺,施肥后如遇下雨,天晴后要补施一次同样用量的缩节胺,防止棉花肥水碰头后疯长。最后一次缩节胺使用在打顶后78天棉花顶端果枝长出23个节蕾后,每亩用3缩节胺封顶,把棉花丰产株型塑造好。

    ㈤、吐絮期管理

            棉花在8月下旬末,开始吐絮,就要准备捡棉花,在捡花前,要求种棉花的农户每亩棉田要准备23床竹莲子晒花,特别是棉花种子花在竹子上翻晒,下面通气,棉花籽花干得快,有利保护种子发芽率,利于棉花收晒。

            8月下旬,在棉花下部青铃开始起水浸状黑斑时,要及时摘回来,放在太阳下晒开,还可以是白絮,如不及时摘回,在地里烂掉或是僵瓣棉花。

    棉花种子要捡正常开裂后的松朵花,做到“三分三不捡一及时”,头花、尾花分开,好花僵瓣花分开,干花湿花分开。不捡丝口花,不捡露水花,不摘桃。以防影响种子发芽率。捡回棉花要及时翻晒,在下午捡的花和没太阳时捡的籽花要分开堆放,禁止打堆和放在捡花蒌子里烧坏棉子坯芽。

    合格种子我们将按合同要求收回,有质量问题的农户,要自己负责。没有通过涂药检查的,我们不收。

    本文来源:周世象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