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实用技术

    棉花生产人为误操作及改进措施

    时间:2011/10/8 11:15:57|点击数:

    域棉区,该棉区常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0km2左右,总产45t左右。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棉农的收益,在棉花种植上一定要讲究科学,消除传统的落后或不当的管理模式。经多年来深入棉区调查观察了解和生产经验.总结概括出了该棉区在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棉田连作

         据对冀中南地区的市、县调查,目前棉田大部分为重茬地,有的地块种植年限在20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残体,致使枯黄萎病连年发生,同时,多年重茬也导致了棉株因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而生长不良。所以,必须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恶化病菌环境,控制病源基数,压低土壤菌源:棉田倒茬可给棉花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小麦、玉米、蔬菜、瓜类、豆类等都是棉花的良好前茬。

         2 施肥不平衡

         棉农在施底肥时,往往重视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越种越贫瘠、越种越板结。有机肥中养分含量齐全,肥效缓慢持久,它能随着棉花的生长,逐步分解发挥肥效,而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在施人底肥时,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整地每hm2施有机肥6075kg、饼肥750900kg、过磷酸钙750900kg、尿素225300kg、钾肥150225kg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