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实用技术

    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

    时间:2011/3/31 0:17:43|点击数:

    营养钵育苗移栽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70%,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关键性技术主要要点:
        1.
    有利于提高棉苗质量,培养大壮苗 
        
    棉苗根系要在16度以上才加快生长,营养钵育苗都采用塑膜弓棚覆盖,其耕层日平均地温和棚内气温要比不覆盖(露地)提高4-7度,可显著促进根系健旺生长和棉苗的稳长健发。同时现在采用直径7厘米以上的大钵育苗,可以容纳大龄棉苗盘根生长,并较完整地带入大田,有利于培养大壮苗。
        2.
    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抗灾能力,夺取全苗 
        
    塑棚拱棚覆盖育苗,可以增温保墒,使苗床的温度、水分保持在棉苗适宜的范围内,可防止或减轻春季的低温寒流、阴雨、晚霜对棉苗的危害,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即使发生了,也便于集中防治。  
        3.
    有利于棉花适时早播,提高复种指数,夺取两熟双高产
        
    现在人日增地日减,棉田必须实行一年两熟或多熟种植,但要解决生长期不足的矛盾。以甘蓝型油菜与棉花两熟制为例,二季作物全年生育期合计要450天,而一年只有365天。在推广育苗移栽以前,多采用油菜与棉花互套的不完全两熟制,或者选用低产低质的早熟品种,结果两季作物的产量都很低。 
        
    现在推广棉花营养钵大壮苗移栽技术法,棉花可以象春棉一样适时早播,与满幅播种的前茬在地作物异地共生,前茬作腾茬虽迟,但棉花生育进程不迟。因此它是夺取棉麦()两熟和棉田多熟双高产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4.
    有利于高产优质品种和节约用种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与早熟性呈反相关,即越是早熟的品种,其产量和品种越低()。实行营养钵育苗移栽后,可以推广高产优质但熟期较长的中、迟熟品种。每亩的用种量可以从大田直播的5-6公斤降至0.75公斤,省种85%左右,有利于推广药剂包衣种,有利于推广良繁系数,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5.
    有利于错开农事季节 
        
    除了移栽大田的工作外,棉花育苗工作都是在麦收麦种的大忙季节以前完成的,使忙时的事闲时做,便于农民安排。
    一、制钵播种 
        
    技术目标 :适期播种,一播全苗。
        
    播种时间: 
        
    棉花育苗播种期应根据气候、茬口、品种特性来确定,早茬口可早播种,苗龄在30-35天,中熟茬口苗龄在35-45天,小麦接茬移栽等晚茬口,苗龄可在45-55天,达到茬晚苗不晚。   

    几种主要茬口播期为:
        1
    、冬闲田、瓜套棉、5月初以前让茬的白菜型油菜茬、瓜菜茬等拨期3月底、4月初。
        2
    、麦套棉、大麦茬、甘兰型油菜茬等播期45-15日。
        3
    、小麦接茬移栽棉田播期4月中旬末。
        
    以上都要选择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1
    )制钵
        
    选用制钵器
        
    冬闲田等早茬口棉花选用高10厘米、内直径6厘米的钵器;麦、油接茬移栽等中、晚茬口棉花,选用高10厘米、内径7厘米的制钵器。  注:制钵器太小将影响棉苗根系的发育。  
        
    制钵数量:按计划密度再加20%制钵。  
        
    制钵排钵:制钵好坏的关键是营养土中的含水量(粘性土壤的粘性降低也重要),不可过干或过湿。营养土的适宜干湿度是:手捏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成的营养钵要松紧适度、高矮一致。
        
    制钵:用营养土在苗床内沿苗床平堆。制钵前一天将营养土洒水湿透,清除杂物。 
        
    排钵:排钵前将床底整平、拍实、均匀撒适量呋喃丹防虫。边制边摆,以苗床直边为准,按“梅花”(三角)摆紧,上平下不平(垫土),达到床面平整。 
         2
    )浇水、消毒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以利出苗,采用泼浇水或灌浇的方法,浇至钵高1/3处见水为宜。 
        
    待水吸干后,钵面喷50040%多菌灵胶悬剂液消毒。
         3
    )播种
         
    每钵播健籽2粒,用手指轻轻按入穴内,然后用细土盖籽,填满钵间空隙,盖土厚度为2厘米,最后用500倍多菌灵胶悬剂再喷施一次,以达到预防苗病的目的。每标准苗床(10×1.25)用“床草净”2毫升兑水1公斤喷雾除杂草。 
         4
    )覆膜
         
    2.2长的竹片(贴膜面刮光)插入床两边土中,形成弓架,弓架中部高出苗床50公分左右,弓架距70厘米,高低一致,然后盖膜,四周拉紧,用土压牢防止通风漏气或大风揭膜。

    二、苗床期管理
        
    整个苗床期管理必须做到: 冷不冻苗,风不揭膜,晴不烧苗,雨不淋苗。  
        
    苗床期管理分为: 
        1
    、温、湿度管理 
        
    调温降湿是苗床管理的核心。高温指标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请根据您所处时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播种至出苗
        
    高温催苗(棚内高湿可达40-45),克服异质性,实现一播全苗。一般不揭膜通风,以增温保湿促全苗。 
        
    ②出苗至1片真叶期   床湿以25-30度为宜,降温长叶,防止高脚苗。 
     
    操作:
        a
    、齐苗(出苗75%以上)后及时通风,通风口从膜的两头对开,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晴天上午九时开口通风,傍晚再盖好,阴雨天不可开口通风;
        b
    、齐苗后选晴揭膜晒床,以降湿、炼苗、晒死苗床上的病菌及菌丝。床要晒到表土发白,苗要炼到苗茎发红为止,一般约要晒二天左右(上午9点到下午4)。以后覆膜,苗床管理以通风不揭膜形式降温,使温度控制在25-30度适宜范围内。2叶期以前超过35度,要及时揭膜降温,以防“烧苗”,时间在都在12时至15时之间。
        
    1叶-2叶期   适温促发(),适宜温度20-25度。
        
    苗床管理仍以通风不揭膜为降温形式,但口可开大些,必要时从两侧开口,使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注意:超过35度时要及时揭膜降温。
        
    3叶期及以后
    塑膜要日揭夜盖、晴揭雨盖。要做到雨前及时盖膜,暴晴立即揭膜。要求:温度控制在18度左右为宜。
        
    ⑤移栽前5-7
        
    揭去塑膜,昼夜炼苗。晒床,达到表土发白、苗茎红、绿各半为宜。
        
    苗床补水:苗床期一般不要浇水。若天特别干旱,苗床干旱开裂,可与苗床叶面喷肥相结合补充水分。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