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杂交制种技术
时间:2011/8/1 8:45:19|点击数:
一、播前土壤准备
未灌冬水或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在播前5--7天灌足定根水。待地表发白时进行浅耕,结合耕作,每亩用甲基异柳磷300--450ml掺细沙
二、播种育苗及植株调整
(一)播种方式。春季温度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也快,蒸发量大,所以春季整地保墒是棉花能否保证播后全苗的关键性措施之一。选地势平坦、盐碱含量低的地块做制种地,灌后及时耙耕、覆膜,地多人少的地区应采用机械化点播。为扩大F2(二代)田面积,可对F1(一代)种子采用条播,使用
(二)间苗。
(三)植株调整。对植株要整枝、化控,注意肥水管理。棉花现蕾后及时给棉株“脱裤腿”(即将第一果枝以下的侧枝、叶、芽全部抹掉)。棉株“脱裤腿”后每亩用缩节胺1--
三、棉花管理的化学控制
在棉株“脱裤腿”后,亩用缩节胺1--
四、灌水
棉田内零星开花时是灌头水的最佳时机,结合灌头水可施用适量磷钾肥,头水灌后须即时中耕,也可用硫酸锌
五、杂交授粉
(一)授粉操作要点。田间♂(父)♀(母)都开花后即可开始授粉工作。当天授粉时间掌握在10:30--16:30分,主要以花冠张大到花冠变紫结束。授粉时用1朵♂(父本)花的花粉均匀的涂在1--3朵♀(母本)花的柱头周围,使♀(母本)的柱头变黄,并将♂(父本)花放在最后一朵♀(母本)花内。完成1亩地棉田授粉需一个授粉工人,并在授粉的同时及时辩认,拔除棉田内的杂株,且做好田间记录。要求每株保棉桃8个,授粉后立即拔出所有的父本。
(二)采用标志性状转育技术培育亲本。利用标志性状进行不去雄授粉可以有效降低制种成本。选出定芽苗标志性状,采用自交和回交交替进行选育强优组合的母本,并配制不去雄授粉组合,组合的平均杂交成铃率达到80%,杂交率约为70%。不去雄制种比人工去雄制种法工效提高。
(三)运用定位杂交。不少棉区夏季高温干旱,棉花上部及外围果枝蕾铃脱落,内围铃成铃高、品质好。所以,只杂交1--8果枝的第一果节花,杂交时剪去外围果枝与上层果枝。定位杂交比全株杂交效率高,铃重增加,原种产量提高。
(四)合理配置授粉父母本比例。授粉时既要提高母本种子产量还应兼顾父本产量,杂交时以父母本为1:3朵的产量最高,1:5朵以后产量会直线下降,铃重以1:3朵最重,1:6朵以后明显下降。1:5朵以后处理每铃不孕籽比1:3--5朵的配比增加,因此,认为合理的配比应1:3--5。
(五)使用制种工具。用专利杂交器与授粉膜制种较手工制种成铃率提高5%,铃重增加,单铃、不孕铃减少,工效提高。
(六)选择适宜的柱头授粉部位。下部授粉效果最好,中上部效果最差,因此授粉时应注意从棉花柱头下部近子房处向上环形逆向授粉,力求使花粉在柱头上达到下多、中足、上不缺的分布。
(七)棉花花粉的保鲜与温度。利用标志性状进行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时父本花粉的活力对杂交率和杂交成铃率的高低至关重要。
(八)直接花对花授粉。直接贮藏父本花朵,每次用授粉膜授粉成铃率比采集花粉贮藏授粉的处理约高15%,铃重增加0.
六、采收与轧花
一般棉铃吐絮后7--10天即可采收,摘后放在干净通风透光处晾晒,但需防好露水和霜冻。对个别成熟不好的地块不可使用催熟剂催熟,以免影响种子质量。将棉桃采摘结束并晒干,便可进行轧花工序。轧花是利用专用轧花机将子棉分为毛籽和皮棉的过程。经分别后皮棉占子棉总量的31%,毛籽占子棉总量的69%,轧花前还需对轧的子棉进行检查,看是否干燥或混入其他棉品种、木屑、铁丝等杂物,以免影响轧花的质量和损坏机器。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