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实用技术

    关于棉花“三丝”控制方法的探讨

    时间:2011/7/20 9:10:46|点击数:

    棉花三丝是指混入原棉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有色纤维,如化纤、麻丝、塑料膜、塑料丝、线绳、布块、纸片及人、狗、鼠、鸡、鸭等动物毛发羽绒类等。由于三丝具有与棉纤维同样轻、细、小的特点,纺纱时难以清除,往往被包卷或附着在纱条上,使条干不均匀,棉纱的棉结和杂质粒数增加,强力下降,断头率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织布时,断头率增加,布面质量下降;染色时,因着色不同,印染效果不理想,影响外观。

        “三丝问题是个困扰着纺织企业的顽疾,为了减少三丝对纱布质量的影响,棉纺企业不得不组织专人在棉花投料前将棉包逐包开松撕扯,逐根挑拣,同时在纺纱的各道工序也加大防丝捉疵力度,为此棉纺企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使生产成本大增。尽管如此,也无法完全扼制住三丝的危害,漏拣三丝的情况依然存在,客户投诉退赔事件时有发生,给生产和经营带来了极大影响,所以棉花三丝控制工作既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又是质量控制的难点。

        一、棉花三丝控制方法

        要做好三丝控制工作,首先要弄清原棉三丝含量状况和产生途经,然后对症下药。2006年1月~6月某棉纺厂抽检各产地原棉360包,共拣出各类异性纤维27250根。

        1.棉花三丝源头控制。

    从表1可以看出,毛发、线头、塑料丝、塑料片等主要三丝都是在采摘、摊晒、包装、收购过程中混入籽棉的,所以棉花三丝源头控制是三丝控制的重点和最有效的方法。棉花三丝源头控制主要有三个途经:收获环节控制、收购环节控制和加工环节控制。

        ①收获环节控制。包括采摘、摊晒和运输时的控制,主要依靠棉农来完成。我国棉花生产者多,小、弱、散的现状决定了棉花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这就要求棉农在摘拾棉花时,首先要戴好帽子或头巾,将头发严密遮住,防止落发混入籽棉中,采用棉布袋或竹筐盛装棉花,杜绝使用化纤编织袋,发现农膜、塑料丝等异性纤维随时剔除;其次是不在地面摊晒棉花,不在易产生异纤的物品上摊晒,防止狗、猫、鸡、鸭等动物进入摊晒的棉花中;第三是在运输棉花时,用棉布包包装棉花,并严密遮盖,防止异物飘入。

        ②收购环节控制。主要依靠棉花加工企业来完成,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和棉农进入收购区时,戴好工作帽,发不外漏,避免落发混入棉花中;第二,棉农交售棉花一律使用白色棉布包,不用化纤绳和有色线绳扎口,严禁使用化纤编织袋;第三,棉花倒垛时,逐包挑拣三丝,含三丝特别多的棉花,要单独存放,单独挑拣或拒收。

        ③加工环节控制。加工环节三丝控制主要分三步:第一,加工前安排专人对预轧籽棉按照规范的挑拣方法,定员定额逐把挑拣籽棉,有条件的实行移垛管理;第二,籽棉付轧喂花时,随时挑拣,并尽量避免夜间加工,以保证质量;第三,加工时优化轧花工艺,加强棉花杂质、异物清排力度,把好棉花加工质量关。

        2.棉纺企业三丝控制。

        尽管大家已认识到了棉花三丝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棉田比较分散,棉农、棉厂、纱厂等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棉花三丝源头控制效果并不明显,三丝仍是棉纺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降低三丝的危害,各棉纺企业在三丝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某棉纺厂2006年上半年三丝车间共挑拣原棉五千余吨,仅工资一项就支付一百四十多万元,每吨棉花成本增加二百八十多元,棉花三丝控制已成为棉纺企业的工作重点。

        ①重视三丝源头控制。加强与棉花加工企业的合作,建立固定的原棉供应基地,制定原 棉采购三丝控制标准,对进厂原棉按5%比例逐批预检,三丝超标原棉,进行降价或退货处理。

        ②采用人海战术挑三丝。有的纱厂万锭挑三丝员工达到50人以上,在工作中严格规范三丝挑拣操作手法,采用挑拣、复检、抽查等层层把关的方法,以确保投入原棉三丝指标满足客户需求。

        ③加强生产管理。生产品种准确定位,整条线全部生产纯棉产品,保证有一个无异性纤维的生产环境,同时加强各工序捉疵防丝力度,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剿三丝

        ④使用仪器把关。在清花工序安装异纤自动分拣器,在自动络筒机上安装异纤剪切系统,消除漏检三丝的危害。

        二、棉花三丝控制新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规范三丝标准。

        在棉花采摘季节,棉花加工企业要深入棉田、棉农家中广泛宣传棉花三丝的危害及控制方法,并协助棉农做好这项工作,形成人人认识三丝,人人防范三丝的良好习惯。棉花收购期间,棉花加工企业要主动联系棉纺织厂,共商棉花三丝控制大计,棉纺织厂要把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自己锁定的供棉企业,共同制定三丝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现在许多棉纺织厂制定了三丝控制标准,但都是根据本厂生产需要制定的,标准很不统一,使棉花加工企业在三丝控制时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建议国家要出台全国统一的棉花三丝控制标准,作为棉花定级定价的依据之一,所有涉棉企业共同遵守。

        2.采用利益驱动原则,调动三丝控制的积极性。

        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切实可行的三丝控制标准,在棉花收购时,不仅要认真检验棉花的品级、长度、回潮率、杂质、衣分等质量指标,还要认真检验棉花的三丝含量,对超过或低于控制标准的棉花,实行价格扣补,充分调动棉农挑拣三丝的积极性。同样用棉企业也要如此,但现在有的纱厂宁肯在本厂花大本钱挑拣原棉,也不愿出相应的高价购买无三丝棉花,这样既不能保证用棉质量,又挫伤了棉花加工企业控制三丝的积极性。

        3.加强三丝控制,打造企业品牌。

        “三丝控制新理念强调既要保证棉花质量满足用户要求,又要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找到其最佳结合点是当前所有涉棉企业的奋斗目标。创造无三丝品牌是棉花加工企业和棉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无三丝并不是要求棉花或棉纱中无一粒三丝,事实上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只是要求棉花或棉纱的三丝指标能满足客户需求,做到三丝质量零投诉。生产无三丝原棉和高档棉纱是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有力武器,也是适应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必然选择。

        三、总结

        棉花三丝控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搞好三丝源头控制,从根本上降低三丝的危害。对棉纺企业来说,首先要求采购部门努力采购到三丝含量较低的优质原棉;其次是销售人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使客户的三丝指标定到最低限度;第三是质控部门要准确定位生产品种,合理配棉,加强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第四是生产车间要严格规范三丝挑拣工作法,积极探索三丝控制最佳途径。总之,棉花三丝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环节的紧密配合,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以较低成本打造无三丝棉纺织产品品牌,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