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丰收乐融融
时间:2011/9/5 8:30:30|点击数:
去年七月,临澧县中合口镇一位和我很熟悉的年轻农民手里拿着一个玉米棒来到我家,向我讨教:“肖老师,我在菜园里共种了10来株玉米,为什么玉米棒都是“癞子脑壳”,还有我栽的南瓜,长得青枝绿叶,藤也长得又粗又长,就是小南瓜一个个死掉了,只得到一个大南瓜。”他随手把玉米棒递给我看,我一瞧就知道是啥原由。我问他:“玉米是啥种法。”他回答说:“怕玉米互相遮阴影响生长,又怕影响蔬菜生长,在二分地的菜园得边上隔七八尺远种那么一株。”我告诉他,种玉米的方法不对,玉米开花结果时,顶端上的天花是公花,玉米棒上长的“胡子”(花丝)是母花,每天上午8—10点钟,细粉状的公花靠风的摆动才掉下来,因为太细太轻,风一吹,公花粉就飘走了,母花得不到公花的花粉,充其量也只能得到那么几粒花粉,所以玉米棒长成了“癞子脑壳”。南瓜死幼果,原因也很简单,它可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它周围可能没种什么开花作物,没有昆虫来吸取花蜜,没有媒介传粉,幼果早产了。补救措施是,采取人工授粉方法:上午8—10点钟,当南瓜的公母花喇叭口打开时,将公花花粉授到母花上就行了。至于玉米,可将其他地里的花粉采集后撒落到花丝上就行了。另外,以后种玉米要种在一起,不能东一株,西一株的,栽种的株数不能太少,这样互相传粉,就不会长成“癞子脑壳”了。
他回去后,照我讲的办法给南瓜授粉,结果率达60%,产量大大提高。他打电话问我,为什么还是有些幼果死掉。我回答他,棉花是自花授粉作物,成铃率在40—50%,60%掉了,叫生理脱落,所以南瓜掉幼果也是生理落果现象。
今年,他自己搞起科学试验来。在菜园的角落密密麻麻种了近百株玉米,还照原来方法种了几株作比较。后来我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讲在菜园一角种的玉米粒粒饱满,帮助进行授粉的玉米“癞子”少了,没有授粉的依然是个“癞子脑壳”。南瓜人工授粉的技术有了提高,成果率达80%。青年农民学会科学种地,玉米大丰收,南瓜大丰收,真是喜获丰收乐融融。他还有些什么异想天开的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来源:肖时德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