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也可不湿鞋小议
时间:2011/8/9 9:06:16|点击数: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照文注释,河边风大浪高,水浪就打湿了河堤,在河边行走的人一定会把鞋打湿这,无需大惊小怪。但只要你小心行走,在水湿的地段绕一下道,是否也可避免呢?
有些人贪污腐败,也拿“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来推脱罪责:谁叫我当了这么大的官,掌有这么大的权,别人拿闪光的金子来向我交换买官做,别人拿雪白的银子来向我求情搞承包,世上哪有人跟钱过不去的,是一种权钱变通,不要白不要,这就是腐败分子打湿鞋的逻辑。现在反腐力度在加大,腐败分子都不怕,腐败案件在增加。据2009年统计,有检察机关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多达115420起,结案达101893起,处分106626人。2010年违法违纪案件与2009年相似。这些腐败分子敛财少则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多则达亿元。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注意事项,财产申报、、、、、、规则很多,反正你有政策,他有对策,是变色虫,防不胜防。
惩治腐败,反腐倡廉要有几手硬功夫。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办案公正,执法严明,该关的关,该杀的杀,毫不手软。他宁可丢掉自己的乌纱帽,也要把欺上瞒下、抛妻弃子、做了驸马、生活在皇帝身边享受着荣华富贵的陈世美拿下,连皇后也阻拦不住,推上了断头台,看谁敢做陈世美第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原总裁卡恩一次性丑闻就从颠峰跌了下来,丢了乌纱帽,还要去坐牢,看谁敢违章闯红灯?这些反腐败硬功夫值得效仿和借鉴。谁不怕杀头,杀两个巨贪给猴看,要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要有震慑力,要搞得腐败分子臭名远扬,如坐针毡,无处藏身,威风扫地,颜面丢光,声败名裂,。处分不力的惩罚反而会助长腐败分子的气焰。
你当了大官,掌了大权,这些是人民给的,心里要时刻装着人民。作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效力,为人民谋福址。不谋私利,两袖清风,公正严明。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永远是人民的忠诚的勤务员。
本文来源:肖时德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