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生活拾趣

    改革开放让一位农民发财纪实

    时间:2011/10/14 8:56:27|点击数:

    一、追潮

    改革开发之初,不知道是哪位聪明的农民涌起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潮流,他挣脱了祖祖辈辈耕耘的那块土地,跑到了中国新型城市深圳打工,第一次尝到了钞票的滋味。他带动了千千万万个年轻农民像潮水般涌进了广州、珠海、深圳等城市落脚,新华字典里“打工仔”、“民工潮”等词应运而生。我有个亲戚叫李光明,小学文化程度,有三个子女,大女叫青云,老二是儿子,叫建平,小女叫建云,在家种田过着清淡的日子。他家对门的邻居李光文在深圳打工,过春节回家,口袋里装满了钞票,李光明看了非常眼红。春节后他带着老婆、大女、儿子随着打工潮像潮水般涌进城市,大女在广州一家服装店帮小工,让她学生意经;李光明和老婆带着儿子去了广西,在一家茶场制茶,学会了普饵茶加工制作工艺。

    二、创业

    李光明等在广西茶场苦斗了好几年,亲眼见到了该茶厂老板家里白银花不完,知道办茶场是赚钱发财的好项目,于是决定去云南办个茶场。在云南永德县户乃村一个停办了的旧茶厂落了脚,并与该村签定了茶厂租用合同,叫云缘茶厂。在广州服装店打工的大女儿青云跑到广州芳村有七千多家经营户的大型茶叶市场租用了洞企石路694铺门面做起了茶叶生意。生活在外婆家的小女儿建云考上了大学,计划毕业后加入到茶叶生意行业中来。他们筹划的是:自己有茶厂,买自己的茶叶,路子肯定越走越宽。

    三、鏊战

    凡是开头难,李光明走过了“万事开头难”的艰辛难忘的苦斗岁月。办茶厂收购茶叶缺资金,没有茶叶就是个空厂,青云在广州也无茶叶卖,整天守着空铺子,没有客户。李光明跑回老家向银行贷款,谈成了贷款3万元。紧接着火速赶回云南茶厂,委托家中兄长代办贷款手续,长兄嫉妒弟弟,怕弟弟会发财把自己比下去,就在贷款上面做手脚,谎称银行不贷了。李光明无路可走,就找到了我这个姨夫。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我始终认为办茶厂、卖茶叶是一只能抓到老鼠的好猫,是个非常好的项目。路走对了,缺钱只是暂时困难。我四处借钱,积极为他筹措资金,多次为他筹到了数量可观的资金。茶厂运作起来了,有钱收茶叶了,有钱请零工了,加上青云在广州茶叶市场也打开了局面,生意越做越大,李光明的气色也越来越好。

    四、丰收

        由于广州茶叶市场青云与马来西亚、台湾几个大客商业务量大,这些客商一般一次从青云手中进货就是1020吨,利润丰厚,她用盈利武装茶厂,在永德县城边重新修建了一个二层楼的新茶厂,购置了茶叶压饼压砖机械,不断改善茶厂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茶厂生产规模成倍增涨。广州方面的变化也使你难以相信,2008年购买了一辆宝马汽车,2010年花几百万元给青云、建平各自购置了一套昂贵的新房,2011年建平乔迁新居,高档家具耳目一新,光餐桌就花了二、三万元。

        小女儿建云2007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一个大型茶叶市场租用了门面,她的茶叶生意也相当不错。因为有文化,智商高,还在网络上卖起了自己的茶叶。据说生意还挺火爆的。李光明一家用自己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艰苦创业、勤俭奋斗、团结合作、各施其才、共谋发展,我们就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