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平台 > 产业技术体系 > 体系征文

    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4/1/2 16:35:00|点击数:

    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湖南省现代农业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棉花是湖南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前,棉花价格内高外低,植棉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棉农植棉效益下降、植棉积极性低落,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持续稳定发展湖南棉花生产和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是湖南棉花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

    1.湖南棉花产业状况

    1.1全国棉花生产形势

    我国自 2001年加入 WTO 以来,棉花消费激增,供需缺口加大。我国棉花年需求量在 1000 万吨以上,而 2006-2010 年我国年平均生产棉花 706 万吨,自给率只有 70%左右,需进口 30%以满足国内需求。棉花已成为我国继大豆和食用油之后的第三大进口农产品,是世界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形势严峻。我国棉花供应必须立足于国内棉花生产,大幅度提高我国棉花生产能力。但由于受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安全、粮棉比价等因素影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唯一途径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棉花生产科技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增加总产量。

    1.2.湖南棉花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湖南是我国棉花种植最南端的主产省份。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十五”以来,在全国棉花生产出现徘徊下滑的时候,湖南省棉花生产、纺织产业仍能快速发展。棉花面积、总产由2006年的219万亩、18.9万吨,到2011年上升为360万亩和30万吨,分别增长了64.4%68.3%。棉花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从面积、总产、单产、品质、公检量等综合指标看,由第八位上升为第五位,排在新疆(兵团)、山东、河北、湖北之后。加工和纺织企业由288家上升为507家,轧花能力达到100万吨;纺纱能力由150万锭,上升为356万锭,且装备上升了两个档次;纺纱用棉由30万吨,上升为60万吨;纺织工业产值、上交利税、净利润分别由2006年的175亿元、5.1亿元和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83亿元、23.1亿元和18.6亿元,分别增长了2.9倍、3.5倍和7.6倍,工农业产值达到818亿元。“十二五”湖南正在为打造千亿元棉花产业而奋斗。

    1.3 湖南棉花产业发展的优势

    近年我国棉花生产种植有“北进东移”的趋势,国家重点发展新疆棉花生产。但由于新疆受水资源短缺和气候条件限制,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受一定局限。为确保我国棉花生产安全,我国仍将长期保持西北内陆(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格局。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种植优势区域,湖南棉花生产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被其他作物替代,棉花产业仍是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其一,由于湖南气候变化,洞庭湖水位下降,种植水稻等作物受到一定局限;二是种植棉花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目前湖南棉区广大从业人员主要是妇女和“留守”老人,棉花生产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三是相比种植其他作物,棉花较为稳定,市场波动小。湖南棉区夏季高温(35以上)伏旱时间较长,大量需求的作物如玉米难以高产,而其他作物如大豆、芝麻等作物市场需求不稳定,效益也不稳定。四是湖南省棉纺工业发达,棉花市场需求稳定,发展湖南棉花生产运输成本低。此外,棉花也是湖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限于结构调整的系统性、长期性及该区域的种植习惯,目前尚没有一种新型主导产业能替代棉花在湖南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2 湖南棉花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植棉劳动力短缺,植棉效益下降,棉农植棉积极性低落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湖南广大棉区劳动力急剧减少,且老龄化严重。棉农大多是妇女和“留守”老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植棉新技术能力受到局限。据调查,洞庭湖棉区50岁以下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占92.3%60岁以下的棉农只有39.7%,而60岁以上的高达60.3%。同时,相比于水稻、油菜等其它作物,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棉花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多,人工成本高,植棉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据调查,湖南棉花生产亩平用工24个,是水稻、玉米的3倍,小麦、油菜的4倍以上。

    2.2 棉花品种“多、乱、杂”,生产上缺乏当家品种

    自本世纪初审定的“湘杂棉3号”在湖南及长江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以来,近10多年湖南虽审定了不少棉花新品种,但由于这些品种同质化严重,在产量、品质特别是抗性方面没有重大突破,致使这些品种在湖南省棉花生产中发挥作用小、推广面积不大,在生产上形成不了当家品种。同时,由于供种渠道多样化,外省一些不适应湖南生态区的棉花品种大量涌入,形成了湖南棉花生产主栽品种不突出和品种“多、乱、杂”局面。棉农“一户一种”、“一户多种”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湖南每年种植300多万亩棉花,单个品种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的1个都没有。如2012年衡南县11.5万亩棉花,栽种品种多达60多个;安乡县40多万亩棉花,栽种品种超过100个。同时,杂交棉制种人工成本增加较大,而销售价格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50/包水平,低于成本价格。棉种公司以二代种和常规棉品种冒充杂种F1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棉花品种“多、乱、杂”,农业技术人员很难把握众多品种的特性,良种不能与良法配套,品种审定时的优良特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其结果是棉花产量不高、纤维品质差异大,棉纺企业不愿收购,农民植棉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农民植棉积极性。

    2.3 棉田基本建设投入相对滞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湖南棉花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丘陵地带及衡阳盆地。土壤类型多样,既有肥沃的河流湖泊淤积土,也有平原沙壤土,还有地力较差的丘冈红、黄壤土。棉田主要集中在灌溉条件不利和不能种植水稻的荒坡、旱地为主。同时,棉农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和植棉效益低等因素,棉农对棉田基本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减少。棉田基本建设的滞后,致使湖南大部分棉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大部分棉田“靠天吃饭”,难以做到旱涝保收。2013年湖南广大棉区7-8月就遭受了历史上特大的干旱,造成棉花减产、棉花品质下降,棉农损失严重。

    2.4棉花种植密度过低 ,吐絮收花时间长、用工多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大面积推广杂交棉以来,湖南棉花一直采取大棵稀植、大水大肥,充分发挥单株个体优势获得高产的栽培技术。采用这种植棉技术棉花种植密度多为1000-1200/亩左右,甚至更稀。应该肯定这种栽培技术非常适合杂交棉生长发育特性,适合当时湖南棉区人多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需要,对湖南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湖南广大棉区劳动力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现实,这种栽培技术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杂交棉大棵稀植的栽培技术虽然能够获得高产,但棉花植株高大,生育期过长,成铃吐絮时间长且过于分散,收花用工多,人工成本加大。同时也不符合棉花机械化采摘要求的棉花集中吐絮的要求。

    2.5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棉花采摘的机械化。虽然湖南近年来在棉田机械精细平整,棉花机械精准直播,棉田机械化施肥,棉花病虫害“统防统治”及利用小型收花器收花等方面做了大量实践与探索,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差距甚远。机械化直播面临季节及成苗率、整齐度等问题,机械化采收最大难题是棉花吐絮期长且分散。半机械化采收需要等待棉花大量吐絮后,天晴无露水、棉株干燥的条件才能使用,湖南棉区常遇秋雨绵绵,致使棉花不能及时收获,一部分籽棉掉落田间,一部分棉纤维过度成熟影响品质。同时,这种小型收花器仍需要人工一朵一朵地收,效率低且不易收净,常造成浪费。棉花栽培技术如何适应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湖南棉花产业发展将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湖南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洞庭湖棉区是湖南最大的棉区,该区地势较平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因此,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植棉效益,实现快乐植棉是湖南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湖南现代农业棉花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

    3.1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思路

    洞庭湖棉区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中耕施肥、机械收获等内容,是各项技术的集成。目前,随着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棉田耕地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施肥等环节都已完全可以通过机械化作业完成,但棉花采摘收获机械化成为唯一瓶颈。2012年,财政部和农业部启动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采摘机械研制”重大行业计划,目前已研制出适合长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采摘的中、小型样机,且价格适中。201310月,农业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召开了全国棉花机械化采摘收花现场观摩会,效果很好,目前正在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棉花机械化采摘将应用于我国棉花生产,对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洞庭湖棉区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棉花生产种植规模化是前提和首要条件。必须改变现有的一家一户种植生产方式,加大棉区土地流转力度,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转移,培育、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社,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植棉规模效益。同时要考虑洞庭湖棉区气候特点、耕作制度、棉农种植习惯,以及协调处理好与前茬作物的矛盾。

    洞庭湖棉区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必须以棉花栽培专家为主体,结合育种与农机专家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彻底改变过去重育种、轻栽培的思维。棉花育种要更新观念,根据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棉花品种特性要求科学制定棉花育种目标。

    根据洞庭湖棉区气候特点、油棉连作的耕作制度,结合近几年我们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践,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思路是:5月中、下旬棉花油后板土直播——机械化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统防统治——调控与化学封顶——9月下旬化学脱叶——10月中旬棉铃集中吐絮,机械化采摘。

    3.2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攻克的技术性问题

    洞庭湖棉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必须解决三大技术性问题:棉花促早熟集中吐絮技术、棉花油后直播技术及棉花棉铃防霉、防烂技术。

    3.2.1 棉花促早熟集中吐絮技术

    棉花促早熟集中吐絮技术是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核心。为协调洞庭湖棉区“棉、油”两熟栽培耕作制度,湖南棉花吐絮必须集中在9月底至10月中旬近20天时间内,10月中旬前利用采摘机械一次性收花完成。同时,机械化收花要求棉田吐絮集中、一致,吐絮畅,僵瓣化少;棉花收获株高不超过110厘米,棉株不倒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选用早熟、集中结铃品种外,在整个棉花生长过程中必须采用一系列栽培技术,如高密度栽培、科学施肥、提早化学调控、提前封顶、化学脱叶等。棉花促早熟集中吐絮技术贯穿于棉花生产整个过程。

    3.2.2  棉花油后直播技术

    棉花油后直播技术是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棉花油后精准直播是最轻简的育苗技术,特别是在棉花机械化收花要求高密度种植情况下,其省工是营养钵育苗、基质育苗和水浮育苗等育苗技术无可比拟的。棉花油后直播不仅省工、减轻劳动强度、便于机械化操作,而且还可以协调“棉、油”两熟的突出矛盾。此外,棉花油后直播还能增强棉花抗倒伏能力。棉花油后直播技术的关键是“一播全苗”技术。

    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油菜须选用早熟油菜品种。棉花品种要求早熟(生育期100-110天)、抗病、优质、高产、成铃吐絮集中、吐絮畅,同时要求株型紧凑,第一果枝距地高度不低于15厘米,收花株高不超过110厘米,不倒伏,便于机械化全程作业。杂交棉种子生产成本高,宜选用常规棉花品种。湖南应加大适应机械化作业、适应机械化采摘棉花品种选育和审定力度。棉花油后直播密度5000-6000/亩,收获密度不低于4500/亩,单株成铃10-15个,亩成铃5-6万个,棉花亩产子棉250-300公斤

    3.23 棉花棉铃防霉、防烂技术

    棉花棉铃防霉、防烂技术是洞庭湖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保障。8-9月,湖南广大棉区常常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棉铃霉烂十分普遍,产生大量僵瓣化,影响棉花产量和机械化采摘。开展棉花油后直播,加大种植密度后,势必加重棉田阴蔽,棉花棉铃烂桃风险增大。因此,棉花油后直播棉花棉铃防霉、烂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棉花科学施肥,减少氮肥用量,提早化控、提前封顶,控制收花株高不超过110厘米等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棉田阴蔽度,减少棉花烂桃。同时要结合药剂防治棉铃霉、烂,减少僵瓣花,减轻烂铃损失,增加棉花产量。

    本文来源:产业体系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