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唯一)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 > 学术活动

    湖南省棉花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纪要

    时间:2013/9/9 11:26:51|点击数:

        湖南省棉花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327-29日在常德市召开,到会代表55人,重点总结交流了近两年来我省商品棉生产中三个战略转向的情况与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我省棉花产销形势,讨论通过了关于迅速扭转棉花生产继续下降局面的紧急建议1987年学会活动计划。学会理事长陈学贞、副理事长朱鑫、高孝和、郭陆斌和秘书长杨芳荃分别主持了这次会议。省农业厅刘丁山付厅长和省经作局刘长远局长,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首先听取了刘丁山付厅长关于恢复发展湖南棉花生产的重要讲话。刘付厅长作为学会会员,应届理事在讲话中勉励与会代表和广大棉花科技工作者积极热心地搞好本职工作,为恢复和发展湖南棉花生产做出新贡献,他要求大家积极宣传国家为发展棉花生产采取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希望大家认真总结高产经验,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广泛开展从棉花纤维、种子到根茎叶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科学种棉花水平和植棉经济效益。

        刘长远局长在会上传达了全国棉花会议精神,省棉麻公司郭陆斌同志介绍了我省近年来的棉花产销情况。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棉花产销形势的严峻性,深感恢复和发展湖南棉花生产责任重大。

        二、广泛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省棉科所栽培植保研究室副主任余筱南、综合利用研究室主任王宪周和湖南农学院工业原料教研室主任吴小月同志分别就棉花规范化栽培、水溶法提取低酚棉棉油、蛋白质工艺、普通棉籽化学除毒饲养肉鸡等作了学术报告,还有10多位代表在大会作了学术交流,重点总结交流近年来我省商品棉生产中三个战略转向的情况与经验。

        湖南省棉科所承担的六五国家攻关课题,无毒棉育种和棉籽综合利用研究”1984年已育成无毒棉新品种湘棉11号,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紧接着把研究领域延伸到产后加工研究,19856月开始水溶法提取低酚棉棉油、蛋白质工艺研究,当年完成小试,突破了棉油、蛋白质同步分离的难关。1986年完成了中试,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该项成果较好地解决了预处理、研磨、分离等技术难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属于一种新工艺,被评为1986年度全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由省经作局、省棉科所和湖南农学院联合主持,19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参加协作的棉花规范化栽培研究,采取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多点多因素试验,综合选优,再在生产上进行反馈试验、示范,总结制订出适合全省不同棉区的棉花栽培技术规范,较好的解决了棉花播种期、密度、花铃肥配比、磷钾肥效应和诸因子的互作关系等问题,在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该项成果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已于今年3月通过省级鉴定。

        湘阴县杨林寨乡为棉农开辟致富门路,自1982年起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到1986年已有平菇专业户125户,他们从乡村走向城市,打入了三省的十多个城市市场,完成产值70多万元,获纯利30多万元。

        益阳县微生物研究所,用棉籽壳栽培黑木耳,目前已建成我国第一条棉籽壳栽培黑木耳工厂化生产线,由小规模的生产转向了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三、围绕恢复和发展湖南棉花生产的大课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小组认真讨论分析了当前我省棉花产销形势和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通过了关于迅速扭转棉花生产继续下降局面的紧急建议书,建议有关领导部门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稳定棉花科技队伍和机构,增补恢复发展棉花生产的经济政策措施。

        四、讨论通过了1987年学会活动计划:

        1、召开了第六次全省棉花学术讨论会(即本次会议);

        2、配合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9月份组织一次应用效果考察;

        3、配合我省棉花两项星火计划的实施,6月份组织一次棉籽壳生产黑木耳的经济效果考察;

        4、继续办好会刊《湖南棉花》;

        5、搞一次优秀论文的评选;

        6、筹备第三次学会会员大会;

        会议还根据工作需要和理事会提名,增选省经作局的鲍光时和省棉科所的钟涛为本届理事会理事。

        会议于329日胜利结束,陈学贞理事长作了会议总结,并代表大会向为会议作了大力支持的常德地区农业局和常德地区种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admin